们会舍不得皇宫的锦衣玉食,会舍不得父皇偶尔的温情,却没想到她们这么快就选择了跟自己走。
这份信任与依赖,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心中的阴霾,也让她离开皇宫的决心更加坚定。
“好,好孩子们。”
萧皇后紧紧抱住两个女儿,声音哽咽,“娘答应你们,一定会带你们回草原,一定会找到娘的族群,让你们过上自由自在的日子。”
暖阁里的夕阳渐渐褪去,暮色开始笼罩整个皇宫。
内侍官轻轻敲门,禀报说晚膳已经备好,问是否要传进来。
萧皇后松开女儿们,擦干眼泪,声音恢复了平静:“传吧,让他们把晚膳送到偏殿,跟皇子们一起用。”
内侍官应了声“是”
,转身退了出去。
观音女看着母亲,忽然想起一件事,轻声问道:“额娘,那我们什么时候走呀?我们要不要跟父皇说一声?”
萧皇后摇摇头,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暂时还不能说。
你父皇现在心里满是愧疚,或许会答应我们离开,可等他回过神来,等战事再起,他绝不会放我们走——我们是他的皇后,是他的公主,是他拉拢部族、稳定朝局的筹码,他怎么可能轻易放我们离开?”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们要等,等你们再大一些,等娘找到离开皇宫的机会,等大辽的局势稍微稳定一些。
在那之前,我们还要像往常一样,学汉人典籍,学契丹礼仪,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我们的心思,尤其是你父皇和萧思温舅舅。”
延寿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问道:“额娘,那我们要等多久呀?女儿怕等不及……”
“不会太久的。”
萧皇后抚摸着女儿的顶,语气带着一丝期盼,“最多三年,等你们十六、七岁,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娘就带你们走。
在这之前,我们要好好活着,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再让任何人伤害我们。”
晚膳很快传了进来,偏殿里的烛火亮了起来,几个年幼的皇子见母亲和姐姐们过来,纷纷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说着下午在偏殿玩了什么游戏。
萧皇后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心里暗暗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带他们离开这皇宫,带他们回到草原,让他们过上安稳自由的日子。
席间,耶律璟派内侍官送来消息,说他在大安殿处理政务,晚些时候会过来探望。
萧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观音女和延寿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抗拒——经过午后的事情,她们对父皇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亲近,只剩下恐惧与疏离。
晚膳过后,孩子们被内侍官带去洗漱安寝。
萧皇后独自站在暖阁的窗边,望着远处大安殿的灯火。
那灯火明亮刺眼,像极了耶律璟眼中的暴戾与野心。
她知道,离开皇宫绝不会容易,她要面对的不仅是耶律璟的阻拦,还有萧思温舅舅的算计,甚至可能还有部族的质疑。
可只要一想到两个女儿期待的眼神,想到草原上的潢水与麦田,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娘,您怎么还不睡呀?”
观音女端着一杯温好的羊奶,轻轻走进暖阁,“外面风大,您身子还没好,别着凉了。”
萧皇后接过羊奶,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底。
她看着长女,忽然想起自己十五岁那年,在草原上第一次骑上骏马,阿爷在她身后喊着“我的女儿,要像雄鹰一样自由”
。
那时候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会嫁入皇宫,会经历这么多的磨难。
“观音女,”
萧皇后轻声道,“你还记得娘教你的《贞观政要》里,那句‘水能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