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与女辅营及各部,守洛阳防贼兵(二)
张威刚踏出偏殿,就见城防司的两名校尉提着甲胄快步赶来,甲叶相撞的脆响在回廊里格外清晰。
“将军,城门的吊桥铁链已尽数检查,西城门那处有些锈蚀,咱们调了铁匠铺的师傅正在连夜更换。”
校尉喘着气禀报,掌心还沾着未干的铁屑。
张威接过校尉递来的城防图,指尖在洛阳城的九座城门上划过,眉头却越皱越紧:“光换铁链不够,给每座城门加派二十名弓弩手,昼夜轮值。
还有,让民壮把城根下的杂草全清了,别给郭崇的人藏着摸哨的地方。”
他顿了顿,又指着图上的西北角楼补充,“那处城墙比别处矮三尺,连夜堆沙袋垫高,再架十架床子弩,箭头淬上桐油,夜里点着了能当信号用。”
两名校尉刚领命要走,张威又想起一事:“等等,去女辅营的驻地传个话,让林薇统领带两百名擅长攀爬的女兵来城防司,咱们得在城墙内侧搭些悬梯,万一外侧被攻破,也好有个退路。”
此时的女辅营驻地,正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桐油味。
林薇正蹲在地上,手把手教新兵给箭杆涂油——这是女辅营的老规矩,涂了油的箭杆不仅防潮,射出时还能减少空气阻力。
听到城防司的传令,她立刻站起身,腰间的佩剑随动作晃出一道寒光:“赵青,你带一百人继续教新兵打磨箭矢;苏兰,跟我去城防司,顺便把那批新造的钩镰枪带上,对付爬城墙的贼兵正好用。”
苏兰应了声,转身去兵器库清点装备。
林薇则走到驻地中央的旗杆下,仰头望着那面绣着“女辅”
二字的红旗。
这面旗是当年符琳亲手交给她的,那时女辅营刚组建,拢共才三百人,如今已扩到八百,其中一半是像赵青这样从灾区招来的孤女——她们没了家,便把女辅营当成了家,把守护洛阳当成了活下去的念想。
“统领,钩镰枪都装车了!”
苏兰的声音打断了林薇的思绪。
林薇回过神,抬手将头盔扶正,声音里带着几分果决:“走,去城防司。
咱们女辅营的姑娘们,也该让郭崇的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街道上,王溥正带着户部的小吏挨家挨户敲门。
他手里捧着一卷告示,每到一户,就亲自念给百姓听:“今郭崇叛乱,兵指洛阳,朝廷已调十万援兵,不日便至。
现招募青壮协助守城,每日管三餐,战后还能领五斗粮,若有战功,更能得朝廷赏赐……”
起初,百姓们多是犹豫。
有个白老者拄着拐杖站在门口,颤声问道:“王大人,郭崇的兵真有那么可怕?咱们这些老百姓,去了城墙上也是白送命啊。”
王溥蹲下身,握着老者的手耐心解释:“老丈您放心,咱们不用上阵杀敌,就是帮着搬搬滚石、递递弓箭,还有女辅营的姑娘们和禁军将士在前面挡着。
再说了,洛阳是咱们的家,若是城破了,郭崇的人烧杀抢掠,咱们的家就没了,到时候别说五斗粮,连安稳日子都过不上了。”
正说着,巷口传来一阵马蹄声。
李谷带着几名厢军士兵,押着几辆装满粮食的马车赶来,车辕上插着“赈灾守城”
的木牌。
“王大人,第一批粮食运来了!”
李谷高声喊道,“每户先领两斗粮,愿意去守城的,再额外多领一斗!”
百姓们看到粮食,眼神顿时亮了。
刚才还犹豫的老者率先开口:“我家有两个儿子,都去守城!
就算不能杀敌,帮着搬东西也行!”
有了老者带头,其他百姓也纷纷响应,一时间,巷子里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