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下治理得太平了,北边的契丹不敢来犯,南边的南唐也归顺了,每年中秋,我们都带着训儿,在这桂树下做糕、赏月,听他背新学的诗,再也不分开。”
符氏靠在他肩头,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和桂花的香气,心里满是安稳。
她知道这或许需要很久,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可只要有他在,她就有底气。
御膳房里静悄悄的,只有蒸笼里水汽“咕嘟”
的声音,还有柴宗训浅浅的呼吸声。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三人身上,像是撒了层碎银,温柔得让人不想打破这份宁静。
半个时辰后,桂花糕终于蒸好。
揭开蒸笼的瞬间,甜香扑面而来,热气裹着桂花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御膳房。
柴荣轻轻把柴宗训叫醒,小家伙揉着眼睛,一闻到香味就立刻精神起来,伸着小手要吃,嘴里还嘟囔着:“糕!
我要吃糕!”
符氏拿起一块刚凉透的桂花糕,递到他嘴边,看着他小口小口地吃着,嘴角沾了蜜糖也不在意,只觉得满心欢喜。
这糕是她亲手做的,里面有她对夫君的牵挂,对儿子的疼爱,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心意。
柴荣也拿起一块,递到符氏嘴边:“你也尝尝,今年的桂花比往年甜,你做的也比往年好吃。”
符氏咬了一口,桂花的清香和蜜糖的甜意在舌尖散开,暖融融的,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心里都觉得暖了。
糕的口感软糯,不粘牙,是她最拿手的火候。
她看着柴荣和柴宗训,一个吃得斯文,一个吃得狼吞虎咽,嘴角都沾着蜜糖,突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样——有爱人在侧,知冷知热;有稚子绕膝,活泼可爱;有桂花飘香,有月光满庭,还有一份安稳的期盼,藏在心底,等着慢慢实现。
那晚的月光,一直到后半夜都没散去。
柴宗训后来在柴荣怀里睡着了,嘴角还沾着桂花糕的碎屑,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糕。
符氏和柴荣并肩走在回寝殿的路上,手里还提着那盏兔儿灯,灯光摇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符氏想起柴荣说的话,想起他眼底的坚定,心里默默祈祷,愿这样的中秋夜,能一年又一年,永远都不结束。
风吹过桂树,又落下几片花瓣,落在她的间,柴荣伸手替她拈掉,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顶,动作温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珍宝。
“冷不冷?”
柴荣问,把她的手攥得更紧了些。
夜里的风带着些凉意,符氏却摇摇头:“不冷,有你在,怎么会冷。”
两人相视一笑,不用再多说什么,彼此的心意都藏在这眼神里,藏在这紧握的手心里,藏在这满庭的桂香和温柔的月光里。
御花园的路不算长,可他们却走得很慢,像是想把这一刻的时光,牢牢地记在心里,等以后回想起来,还能记得这份温暖和安稳。
祝大家中秋快乐。
先三章番外的。
就是柴荣那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