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芜领了符太后的旨意,刚出皇宫就直奔郭崇的军营。
此时暮色已浓,洛阳城头的火把将墙砖映得通红,巡逻士兵的甲叶碰撞声在夜风中格外清晰。
她掀开幕帘时,郭崇正俯身盯着舆图,指尖在洛阳周边的山林间反复摩挲,案上的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郭将军,”
青芜将旨意递过去,目光落在舆图上,“太后让周边县城加急运粮,但官道已被宋军盯死,常规护送恐怕难以为继。”
郭崇接过旨意匆匆扫过,眉头拧成了疙瘩:“宋军在偃师、巩县一带布了三道暗哨,昨日我派去的斥候,至今还有两人没回来。
硬闯只会白白折损人手和粮草。”
两人对着舆图沉默片刻,青芜忽然想起护送粮车时路过的一处山谷:“将军还记得缑氏山附近的那条樵夫小径吗?昨日我见谷口有新鲜的柴薪,或许山里的猎户还在走那条路。”
郭崇眼睛一亮,猛地直起身:“你是说从缑氏山穿过去,连接登封的粮道?可那条路狭窄陡峭,粮车根本过不去。”
“粮车过不去,但人能过。”
青芜指尖点在舆图上的缑氏山标记,“登封县令昨日送来消息,他们存了不少粟米,只是运不出来。
若是找猎户帮忙,用背篓分运,再在山谷里设临时粮仓,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郭崇沉吟片刻,立刻叫人传讯给缑氏山附近的猎户领,又让人备马:“事不宜迟,今夜我们就去缑氏山探路,明日一早便组织人手。”
三更时分,青芜和郭崇带着十名精锐斥候,借着月光往缑氏山赶。
山路崎岖,马蹄踏在碎石上出细碎的声响,两旁的树林里不时传来夜鸟的啼叫。
行至谷口,青芜勒住马缰,示意众人熄灭火把——谷口的巨石旁,竟插着一支宋军的狼牙箭,箭尾还系着红绸,显然是用来警示的标记。
“看来宋军也盯上了这里。”
郭崇压低声音,拔出腰间的短刀,“我们绕到后山,从瀑布那边进去。”
众人跟着他往山后绕,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果然听到了瀑布的轰鸣声。
月光下,一道白练从山崖上倾泻而下,落在下方的深潭里。
青芜借着潭水的反光,仔细查看崖壁——上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凹痕,显然是猎户常年攀爬留下的。
“我先上去探路。”
青芜将马绳递给身旁的斥候,双手扣住崖壁的凹痕,脚蹬着石壁往上爬。
崖壁湿滑,她爬到一半时,脚下突然打滑,身体猛地往下坠。
幸好她及时抓住一根伸出的藤蔓,才稳住身形。
待她爬到崖顶,现上面竟有一片平坦的空地,空地上还残留着篝火的灰烬,旁边放着几个空的兽皮袋。
“安全!”
青芜朝下方喊道。
郭崇等人陆续爬上来,借着月光查看四周——空地后方有一条狭窄的山道,道旁的树枝上系着红绳,显然是猎户留下的标记。
“沿着这条道走,应该就能到登封。”
郭崇松了口气,“明日一早,我就调两百名士兵过来,再联合猎户,分批次将粮草运到洛阳。”
青芜点头,目光望向山道深处。
夜色中,山道两旁的树林像蛰伏的巨兽,她知道,这条秘密粮道虽然暂时安全,但宋军一旦现,必然会派重兵围剿。
他们必须尽快行动,在宋军察觉之前,将足够的粮草运到洛阳。
而此时的汴京,天色刚蒙蒙亮,皇宫外的朱雀大街上就传来一阵喧哗。
石守信穿着铠甲,带着百名亲兵,正堵在高怀德的军营门口。
高怀德刚走出营门,就被石守信拦住:“高将军,你昨日说要把我调到城外,今日必须给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