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潼关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街道上回荡。
周毅率领五千精兵,借着夜色掩护,从城西密道悄悄出城。
密道尽头是一片密林,正好能通往宋军粮草营后方。
士兵们手持火把,脚步轻缓,尽量不出声响。
与此同时,石守信的大军已在十里外扎营,主营内,石守信正与副将商议明日的攻城计划。
“明日一早,先用投石机砸开城墙缺口,再派重装步兵冲锋,务必在日落前拿下潼关!”
石守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副将点头应诺,刚要退下,却见一名士兵慌张闯入:“将军,不好了!
后方粮草营方向有火光!”
石守信猛地起身,快步走出主营,只见远处夜空被火光染成通红,浓烟滚滚。
“糟了!”
石守信脸色大变,即刻下令:“派三千骑兵驰援粮草营,务必保住粮草!”
可不等骑兵出,粮草营方向便传来喊杀声——周毅的部队已突破宋军防线,正将火把扔向粮囤,火光中,宋军士兵的惨叫声与粮囤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
待石守信的骑兵赶到时,粮草营已烧成一片火海,粮囤几乎被烧尽,只剩下零星的火星在灰烬中闪烁。
周毅见目的达成,率部迅撤离,只留下三千宋军骑兵在原地望着火海呆。
“废物!
一群废物!”
石守信怒不可遏,拔剑斩断身旁的营帐支架,“没有粮草,五万大军如何攻城?!”
副将颤声劝道:“将军,不如先向汴梁求援,待粮草补给到了,再攻打潼关不迟。”
石守信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如今也只能如此。
他转身走进主营,提笔写下求援信,心中却满是不甘:符太后,这笔账,我定要跟你算清楚!
次日清晨,潼关城楼之上,符太后看着远处宋军大营的动静,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周毅率部回城,虽有伤亡,却士气高涨。
“娘娘,宋军粮草尽毁,昨夜已向汴梁求援,短期内不会再攻城了。”
周毅禀报,语气中难掩兴奋。
符太后点头,却没有放松警惕:“赵匡胤不会善罢甘休,他定会派更多兵力来。
我们要趁这几日,加固城墙,补充粮草,准备迎接更大的战事。”
可她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马蹄声——不是宋军的援军,而是从汴梁方向来的信使,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封来自赵玉燕的密信。
符太后拆开密信,只见上面写着:“父亲已派潘美率三万大军驰援潼关,日内便到,望娘娘早做准备。
另,殿下在德寿宫安好,我会尽力设法探望。”
符太后捏紧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赵玉燕的消息既解了燃眉之急,又让她心头沉重。
潘美比石守信更懂兵法,三万大军加上残余的宋军,潼关的压力陡增。
她抬头望向汴梁方向,轻声自语:“训儿,娘一定守住潼关,等你回来。”
城楼下,士兵们仍在加固城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砖上,却照不进这场生死博弈的阴霾。
符太后知道,这只是潼关之战的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场战斗,都可能决定后周的存亡。
而她,别无选择,只能硬撑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