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望道:“陛下,沈秉文感念皇恩浩荡,使得两淮盐政肃清商路通畅,一腔报国热血翻涌,意欲提供一批精良舟船和熟练船工,为朝廷缓解漕运之紧。
此外,广泰号愿向朝廷捐献粮秣三十万石、崭新御寒冬衣十万件,以此犒劳九边将士。”
不提舟船和船工,光是三十万石粮秣和十万件冬衣就价值不菲,粗略计算至少需要二十万两。
朝廷不至于因为二十万两欣喜若狂,但是一名商贾有此壮举,传出去自然是一桩圣天子在位的明证。
天子闻言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意味深长地说道:“商贾有此赤忱倒是少见,只是朕没想到他们居然能请动你进言。”
沈望坦然一笑,解释道:“陛下,臣听闻这沈秉文行事颇有古风,少盘剥乡里,多行善举。
如今他能倾巨资报国,想来是其本心使然,更是陛下肃清吏治、再造乾坤、民心所向的结果。”
这番话让天子眉眼舒展开来。
其实他已经猜到沈秉文这样做的缘由,沈家商户之女若想嫁给出身清贵前程远大的薛淮,免不了要承受不少非议,甚至连薛淮的清誉都有可能受影响,但如果沈家的善名得到朝廷的认可,旁人自然不敢说三道四。
如此看来,这沈秉文倒算是一个性情中人,为了女儿的幸福能够做到这一步殊为不易。
只是……
天子略显迟疑,他随即想到无论沈秉文的初衷为何,至少他的举动可以彰显盛世之象,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弧度,缓缓道:“沈秉文感念皇恩心系社稷,确实是识大体的人,朕怎好寒了这等义士的心?”
沈望心中大定,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
“粮秣冬衣输边,此事甚好。
至于协助漕运,漕督衙门自有规制,可酌情采纳。”
天子先划出一道线,然后看向沈望说道:“沈卿既已知晓,此事便交由你督办如何?一应钱粮物资交接,由工部核查,户部核销。
至于那位沈氏义商,其所求者朕心已知。
待粮秣冬衣安然运抵边关,核实无误后,朕自有嘉许。”
沈望起身行礼道:“臣领旨。
臣必当妥善办理,不负民间义商一片拳拳之心,亦不负陛下仁德体恤臣民之意。”
天子含笑点了点头。
君臣二人又谈了片刻,沈望遂行礼告退。
才过去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天子正欲前往后宫小憩,曾敏忽地近前禀道:“陛下,云安公主求见。”
云安?
天子微微皱眉,他刚刚才答应扬州沈家的请求,无形之中助推了薛淮和沈青鸾的婚事,而先前他曾就婚事暗示过姜璃,这丫头来得倒是巧。
“宣吧。”
天子终究没有拒绝,毕竟在他看来这些儿女之事委实不算什么。
片刻过后,一身华贵宫装的姜璃走进御书房,恭敬行礼道:“拜见皇伯父。”
“免礼平身。”
天子一眼便看见姜璃提着的食盒,心头那丝不悦消退,微笑道:“你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云安手艺粗笨,让皇伯父见笑了。”
姜璃抿唇一笑,将食盒置于御案旁的矮几上打开,里面是几碟小巧玲珑的点心,澄玉般的莲子酥、层迭如雪的千层糕、暖玉般莹润的杏仁酪,品相尽皆上佳。
她一边轻巧地摆放,一边温声解释道:“前几日听宫人说皇祖母胃口不好,云安便想着做些清爽可口的点心。
今日带来几样请皇伯父品评一二,看哪样更合皇祖母口味。”
天子微微点头,捻起一块莲子酥尝了,只觉入口清甜细腻,莲蓉清香扑鼻,不由得赞道:“清雅温润,甜而不腻,你皇祖母定会喜欢,你有心了。”
“谢皇伯父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