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们高举火把,伫立道旁,火焰摇曳,光影交错。
那条被火光照亮的路径延伸至夜色深处,仿佛贯穿了整片大地,望不到尽头。
“与异族结盟,非我大秦所为。”
声音不高,却如寒风掠过铁甲,清晰传入二人耳中。
岳飞抬眼望去,只见扶苏侧身而立,右手轻抬,做出相邀姿态,唇角微扬。
“岳将军,请。”
身后无数火光汇聚成河,映得扶苏身影如金铸般巍然,光辉夺目,令人不敢逼视。
两人喉头哽咽,已无法出声。
胸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激荡!
扶苏不是来截杀他们的,而是亲自领军,为他们点亮归途,护送宋军穿越云州!
这是何等格局?何等胆魄?
岳飞眼中泛起泪光,猛然翻身下马,单膝触地,铠甲铿锵作响,声音肃穆。
“末将甲胄在身,礼未能全。”
“但岳飞,代幽州、蓟州万千百姓。”
“叩谢殿下活命之恩!”
言毕,深深俯,额头几乎触地。
韩世忠紧随其后,同样下马跪拜,动作坚定无二。
两位宋朝将领,向敌国太子行此大礼,按常理绝无可能。
可此刻,他们心甘情愿,毫无迟疑。
只因扶苏担得起这一跪!
身为敌方统帅,他不仅断然拒绝金国与契丹的联手之请,还暗中示警于宋。
如今宋军借道,他非但不予阻击,反而亲率秦军列阵燃火,为敌军照亮前路!
此等胸怀,岂能不令人折服?
虽立场相对,刀兵相见,但他们皆流淌着同一血脉——华夏之血!
这一跪,跪的是民族大义,是舍私怨而顾苍生的胸襟!
“不必多言。”
扶苏静静望着他们,语气温和却坚定。
“替我多斩几个胡人便是报答。”
“雁门关前,白起已奉命休兵。
待你们安然归去,孤自会再起战鼓,与尔等光明正大地决一胜负。”
“然最终执掌天下者——必是我大秦!”
他双目如电,炯炯生辉,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刺破黑暗。
岳飞与韩世忠默然无语。
再多言语,也配不上这番气度。
他们唯有以行动铭记这一刻——此人乃一生之敌,亦是一生之敬。
再度拱手行礼后,二人翻身上马,返回己方军阵。
三十万宋军踏着火光照耀的大道,缓缓前行,铁甲铿锵,旌旗猎猎,浩浩荡荡消失在远方夜色之中。
目送岳飞率军远去,扶苏转头望向身旁的王翦,轻声问道:“王将军,孤这般行事,是否太过随心?”
“雁门关唾手可得,宋军疲于奔命,我们本可顺势而下。
可孤却选择了退让。”
火光照亮了他的眼眸,映出几分沉思。
这问题既是对王翦说的,也像是在叩问自己的内心。
战时交锋,攻城略地本属寻常,何况大秦与宋国素为敌手。
不趁虚而入已是克制,更遑论助其撤军。
“只要殿下心中无愧,那便是正途。”
王翦语气平稳,目光如铁。
“您乃大秦储君,所行之路,自有天理衡量。
臣等唯命是从,毫无异议。”
扶苏闻言侧,凝视王翦片刻,忽然仰天长笑。
王翦、蒙毅等人亦随之开怀,笑声穿透夜风,在旷野间回荡。
纵然错失良机令人惋惜,但无人质疑扶苏的决断。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只求无悔。
……
岳飞与韩世忠策马疾行,身后二十万秦军执炬照明,照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