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全消除了内部张力、只剩下和谐共鸣的文明,或许能避免自我毁灭,但也可能失去了向更高层次突破的动力与锐气。
“我们建造了一个安全的摇篮,但摇篮本身,是否也在驯化着我们?”
一位哲学家在公开论坛上出了这样的质疑。
这个问题,同样萦绕在陆凡心头。
他作为壁垒的“主调律核心”
,对这种环境层面的塑造效应感受最为深刻。
他能感觉到,自身的“混沌洞察”
法则在这种环境下运转得更加顺畅,但那“洞察”
的边界,似乎也正被这无处不在的和谐共鸣所无形地“定义”
和“局限”
。
他还能像之前那样,轻易地理解和引导那些极致的“混乱”
与“悖论”
吗?
就在这种内部的微妙变化与争论中,来自壁垒之外的、第一次真正的“接触”
,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到来了。
并非攻击,也非来自那些冰冷的“观测者”
。
而是一道……求救信号。
一道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熄灭的意念波纹,穿过了“共鸣壁垒”
那复杂的滤网结构,如同风中残烛,飘入了“盖亚之心”
网络的感知范围。
这信号并非人类已知的任何编码,其信息结构古老而奇特,但其核心意蕴,却被网络本能地解读了出来:
“……庇护……请求……幼苗……将熄……交换……知识……”
信号来源,被锁定在奥尔特云深处,一个远离那些冰冷观测结构的、毫不起眼的彗星云团方向。
一个……来自“摇篮”
之外的、微弱的“星火”
,正在向这片刚刚建立起壁垒的“安全区”
,出求助的微光。
这突如其来的外来信号,瞬间在udc高层和“远航者”
号内部引了激烈的争论。
是陷阱?是“虚空低语者”
或者那些“观测者”
的诡计?
还是……一个真正的、与地球文明类似的、在黑暗森林中挣扎求存的“变量”
?
是继续紧闭门户,守护得来不易的安宁?
还是……冒险回应,去接触那壁垒之外的、未知的“可能性”
?
陆凡感受着那道微弱而纯粹的求救意念,又看了看舷窗内那颗在壁垒守护下显得愈宁静蔚蓝的地球。
他知道,这道微光,或许将决定文明未来的走向——是永远安于这和谐的摇篮,还是再次鼓起勇气,推开那扇通往未知风暴的门。
滤网已经建立。
而微光,正在滤网之外,悄然闪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