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急切地问道:“大哥,爹娘,公婆他们是怎么说的?可是定了让你们去铺子里还是窑上?”
刘平看着妹妹那焦急又期盼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个复杂的笑容,摇了摇头,将方才在堂屋里,舒玉提出的那两个合伙方案,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事情就是这样。杨家,哦不,主要是玉丫头的意思,不是让咱们去当伙计,是要带着咱们合伙做东家。”刘平说完,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刘秀芝听完,一双美眸瞬间瞪得溜圆,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她猛地抓住身旁王氏的胳膊,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合伙?!还给了两个选择?!我的老天爷!公婆……公婆这哪里是拉巴,这简直是送了咱们刘家一座金山啊!”
她到底嫁过来和杨家人朝夕相处了这么些日子,立刻意识到无论是纸坊还是陶器销售,背后都有着巨大的利益和前景!尤其是纸坊,有王家参与,有杨家的独门方子,做的是日常消耗品,这简直就是一棵栽在门口、能源源不断生钱的摇钱树!
刘老娘和王氏虽然不如刘秀芝懂得多,但看自家闺女(小姑子)这般激动,也知道这是天大的好事,脸上都乐开了花。
刘平看着妹妹,沉吟道:“秀芝,你脑子活络,又常在婆家,你看……这两个路子,选哪个更好?”
刘秀芝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道:“选纸坊!”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四个哥哥:“虽然纸坊咱们只占三成股,看着比销售陶器的四成少了一成。可你们想,那纸坊一旦办起来,那就是源源不断的进项!读书人、衙门、商铺,哪天不用纸?这就是玉丫头说的‘会下蛋的母鸡’!”
她喘了口气,继续分析,条理清晰,竟颇有几分生意人的精明:“而且,有王家占着两成股呢!王县丞是什么人?有他家的名头在,等闲谁敢来找麻烦?
销售还能走娴月楼的路子,你们是不知道,那娴月楼来往的都是什么身份的夫人小姐!她们府上、她们娘家,哪个不是用纸的大户?有这条线,还愁销路?只要经营得当,咱们刘家往后几代人,起码能落个衣食无忧,富足体面!”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决:“而销售陶器,虽说占股多,利润可能更高,可风险也大啊!路上遇到土匪怎么办?货物破损了怎么办?到了地方压价怎么办?咱们家底薄,经不起太大的风浪。
纸坊就在眼皮子底下,稳扎稳打,细水长流,靠着杨家这棵大树,又有王家遮风挡雨,咱们家不说大富大贵,往后衣食无忧,甚至攒下一份厚实家业,绝对没问题!咱们家……也经不起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她最后一句话,戳中了刘老娘和王氏的心事,两人都红着眼圈连连点头。
刘平听着妹妹的分析,心中其实也已偏向了纸坊。他何尝不想让家人过上安稳日子?只是……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挣扎:
“理是这么个理……只是爹当年一手创办的镖局,虽说如今只剩下个名号和我们兄弟几个,可就这么彻底放下……”
镖局是刘老爹一生的心血,也是他们兄弟从小长大的地方,有着太多的回忆和感情。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老三刘喜,瓮声瓮气地开口:“大哥,我觉得走镖也挺好,自在!” 他习惯了那种刀头舔血、快意恩仇的生活,对于安稳下来办作坊,总觉得有些憋闷。
老二刘安却摇了摇头:“三弟,走镖是自在,可咱们不能光图自己自在。你看娘,看嫂子,每次咱们出门,她们哪个不是把心提到嗓子眼?再说老四……”他看了一眼文弱的四弟刘乐,“他这身子骨,也不是长久走镖的料。”
老四刘乐也轻声道:“我听大哥和妹妹的,哪个都好。”
刘平的目光扫过母亲鬓角的白发,看向老二刘安:“老二,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