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承载的数十载光阴与无穷智慧的重量。
成册那日,傍晚时分,顾廷烨如常来到“绍德斋”。他早已知道明兰这几年在忙碌着这件事情,也一直给予着默默的支持与尊重,从不轻易打扰。此刻,他见明兰神色间带着一种完成大事后的疲惫与轻松交织的独特光彩,又见书案上那本装订精美的簇新册子,便了然于心。
“完成了?”他走近,声音比平日更温和几分。
明兰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微笑着点了点头,将案上的《知否札记》轻轻推向了他。“侯爷看看,可还使得?”
顾廷烨郑重地接过册子,并未立刻翻开,而是先仔细端详了一下封面那清秀中透着风骨的“知否札记”四字,指腹轻轻摩挲过光滑的绸面,仿佛能感受到其下文字的温度。然后,他才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开始阅读。
他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室内一时只剩下书页翻动的细微沙沙声,以及窗外归巢鸟儿的啁啾。明兰也没有打扰他,自顾自地斟了一杯温茶,慢慢啜饮着,目光偶尔掠过顾廷烨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时而微微颔首,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又流露出一种了然与感慨交织的神情。
顾廷烨读得很慢,很仔细。他看到了明兰笔下那个他不曾完全了解的、在盛家小心翼翼求存的少女时代;看到了他们婚姻初期,明兰内心那些细腻的观察与不安;看到了她如何一步步将庞大的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何巧妙地周旋于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也看到了她对自己军政生涯起伏的旁观与支持,那些分析虽出自内宅女子之手,却往往切中肯綮,显示出不凡的见识。他更看到了明兰对子女教养的倾注,对创办女学一事的坚持与热忱,以及对人生、对命运那些深刻而通透的感悟。
这其中,有许多是他已知的,但以明兰的视角和笔触重新呈现,又让他有了新的感触;也有许多,是他从未听明兰详细说起过的,是她内心深处的独白与反思,此刻读来,让他对这个相伴一生的妻子,有了更深入一层的理解与怜爱。
当他读到明兰坦诚自身错误与遗憾的那些段落时,他的目光停留了许久。他深知,将这些不完美公之于众(即便是留给后人),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坦诚。这让他更加钦佩明兰的胸襟与智慧。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丫鬟们悄无声息地进来点燃了烛火,又悄然退下。跳跃的烛光映照着顾廷烨的脸庞,也映照着书页上那些凝聚了明兰半生心血的墨迹。他终于合上了最后一页,将册子轻轻放回案上,久久没有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