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写得不错,结构清晰,案例生动,既有做法也有思考。
但胡步云看完,却皱起了眉头。
他把李国明叫到办公室。
“国明部长,材料我看了,基础不错。”
胡步云先肯定了一句,然后说,“但是,味道还不够正。”
李国明一愣:“请步云书记指点。”
“你看这里,”
胡步云指着其中一段,“‘我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展这个中心来开展’,这个认识是对的,但太笼统。
怎么叫‘围绕’?是党建给经济让路?还是党建融入经济、引领经济?这里面的主次关系、融入方式,需要更精准地表述。”
他又指着一处案例:“这个县搞‘党建+产业’的模式,写了他们做了什么,但效果呢?增加了多少产值?带动了多少就业?党组织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哪个环节?是协调了土地?还是引进了技术?或者是党员带头试种?要写实,写具体,不能用‘取得了显着成效’这样模糊的话一笔带过。”
“还有这里,”
胡步云翻到后面,“‘我们注重在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哪些算重大任务?考察识别了什么?用了哪些具体方法?现了哪些好干部?后来怎么使用的?效果怎么样?都要有干货,不能泛泛而谈。”
胡步云合上材料,看着李国明:“全国性的会议,各路行家都在下面听着。
我们的言,不能是工作总结,更不能是表功材料。
要让人听了,觉得北川的做法确实摸到了一点门道,确实解决了些实际问题,确实对别人有启、可借鉴。
要言之有物,要切中要害,要体现我们北川对这项工作真正的思考和探索,哪怕还不成熟,但方向要对,路子要实。”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地说:“这是一个窗口,不仅是展示北川工作的窗口,更是展示我们北川干部作风和水平的窗口。
材料质量,代表的就是我们北川的水平。
不能有半点虚的,必须经得起问,经得起琢磨。”
李国明听完,额头上微微见汗,但眼神却越来越亮:“步云书记,您批评得对。
是我把关不严,思考不深。
我拿回去,组织力量重新打磨,一定按您的要求,把最实、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
“好。”
胡步云点点头,“时间紧,任务重,辛苦你们了。
告诉写的同志,要跳出组织部看组织部,站在全省展的高度来审视和提炼我们的党建工作。
需要协调哪些部门提供数据、案例,你直接协调,就说是我说的。”
李国明拿着那份被划满红线的初稿,匆匆走了。
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更有一种被点醒、要干出一篇漂亮文章的兴奋感。
他也知道,虽然言的是胡步云,但成绩和功劳会归功于省委组织部,他这个空降的部长短短时间内就让工作焕然一新,以后更进一步的希望就大了。
李国明回到部里,立刻召集笔杆子们开会,传达了胡步云的要求。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几个资深调研员皱着眉头,反复咀嚼胡步云那几句“味道不够正”
、“要经得起问”
的批示。
“胡书记这是要我们脱层皮啊,”
一位老处长嘬着牙花子,“以往这种材料,拔高一下,找几个亮点案例就行了。
现在要写实,还要写深,难搞,难搞啊。”
“我知道难搞,但难搞也得搞!”
李国明语气坚决,“胡书记点得很透,我们以前就是太满足于写‘正确的废话’,这次必须拿出真东西。
小赵,你刚从圩河上来,你说说基层党建和经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