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院士死了!
他当着众人的面服毒自杀,何等果决!
或许他以为这样的死法,可以杜绝一切有关他的问题。
但是,杨宗谨在此!
以杨宗谨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处理尸体,还是拿走鞋子,又或者是建造密室,这些只怕都不是阳院士亲手做的。
他做的不多,应该是出谋划策,以及在自己儿子死后营造出一种他经常在宿舍的假象,并且想要掩盖周定宇是他儿子的事实。
为什么这样说?
原因很简单,他爱惜书院的名声,如同鸟儿爱惜的羽毛。这是很多和阳院士有过接触的人的统一看法,应该可信。
再者说,“虎毒不食子”,谁会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如果阳院士要害他的话,也不会是这样的死法。
所以,阳院士是不会杀人的,更多的是替另外一个人掩饰什么。
而那个人,才是本案的真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凶手要盯着几个孩子不放呢?
难道这些孩子发现了什么,以至于凶手丧心病狂的想要杀害他们。
想到这里,杨宗谨就发现阳院士的自杀本身就不对劲。
因为根据四字谶语“初复初半”,阳院士刚好是死在十五这一天。在时间上,和郭荣、周定宇等人的死高度重合。
还有阳院士的表现,根本不像是一个精神崩溃到自杀的人。即使是他的儿子失踪,他仍旧表现得镇定自若,完全看不出他一点点伤心欲绝的迹象。
如此心理素质,很难在杨宗谨说出他是杀人凶手后,又没有实质证据证明他亲手杀人的情况下,服毒自杀。
还有阳院士的所作所为,不管是给寝室里添加被褥,还是给那几个孩子暗中施压,要他们守口如瓶,都不像是一个轻易向死的人会做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求生。
“宗谨大哥,你好像比刚才更犯愁了。”赵福霖关心道。
杨宗谨愁眉深锁:“阳院士自杀的时机和时间都有些古怪,让人不免疑心。”
“哪里古怪?”赵福霖追问道。
“比如说,他给周定宇所在的寝室里添加被褥的举动,在我看来就是画蛇添足。”
“对呀。周定宇的床铺长期没人住,怎么可能靠两床厚被子遮掩过去。是他瞧不起你,还是他自己吃饱了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