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布口袋装的粮食面前,立住了脚。
这时,有人递过来一个竹制的查验器物。只要把一头刺进粗布口袋,再往外一拉就可以看到一点粮食跟着滑进竹筒里。只需要看竹筒里的粮食,就可以知道粮食的质量。
杨宗谨用这个简单的办法连续查了几袋粮袋,都没有发现问题。
从船上下来,来到潘中岳面前。
潘中岳道:“大人查的如何?”
“一切没有问题。”杨宗谨答道。
潘中岳假惺惺的又问道:“要不要再查一次呢?毕竟大人只看过一船粮食,其他船上的粮食还是需要再查。”
杨宗谨当即否决:“百姓等着救济,我就不在这里横生枝节。”
“好,大人既然都这样说,本官也就放心了。”潘中岳话里藏针,充满了假惺惺的意味。
接着,众目睽睽之下看着一袋袋粮食被从船上卸下,然后放在马车上,再一车车托运进南加仓。
南加仓门口有计量官,负责唱喏和记数。
在红天白日的底下,每个人都很卖力的运送着粮食。
杨宗谨瞄到运粮车马留下的车辙,脸上流露出诡异的笑容。
潘中岳瞄见,心头一紧。总觉得杨宗谨要搞事,却想不到他会如何下手。
在运到差不多的时候,杨宗谨突然叫停。
潘中岳大惊问道:“大人打算干什么?”
“本官要查粮。”杨宗谨答道。
“粮食还没有入库,且没有点算清楚。大人此时查粮,似乎不妥吧。”潘中岳很是不悦。
杨宗谨压根不理会他的这套说词,只道:“我奉朝廷之命监督救灾粮,这件事岂能轻忽懈怠。仓司大人如果阻拦,请恕我上奏朝廷,言明大人从中作梗。”
潘中岳气得不轻,叫道:“大人可要想清楚了,不要把路走窄。”
此话一出,惹出众人议论纷纷,面面相觑。
潘中岳见状,急忙和颜悦色说道:“本官的意思是大人等粮食全部运进南加仓,再查粮不迟嘛。”
众人脸色稍微放缓。
杨宗谨却坚持自己刚才提出的要求:“请大人离开停止运粮,我要查验粮食。”
潘中岳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违抗带有钦命的提刑,那可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被哪个言官逮到参一本,那就因小失大。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