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意浓知道杨宗谨不是在看书,而是在想对策,便默默的退出书房。
次日一早,仵作还没睡醒就被人敲门。
“老丈,快出来,我有事找你。”杨宗谨在门外敲门。
仵作揉着眼睛给敲门的人开了门,待他看清楚来人是杨宗谨的时候,慌忙向杨宗谨作揖下拜:“哎呀,大人!”
“停!我是有事找你。”杨宗谨阻止了仵作下一个动作。
仵作道:“大人不用问了,我知道大人想说什么。这件案子出奇的怪异,非得大人这样的长材不可。”
对于杨宗谨的才干,仵作还是早有耳闻。
“那就最好,省得我费尽唇舌。”杨宗谨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你就不怕被你的上司府尹大人责备吗?”
仵作叹气道:“这件事过于蹊跷,不是卑职不忠于府尹,而是如果没有像大人这样的人来破案。估计是要成为千古奇案,而难以告破。”
“那就带我去案发现场。”杨宗谨催促道。
“是。”仵作在前带路。
杨宗谨紧随其后。
王文槐死的地方是一个人烟比较稀少的街道,两侧的居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搬走了不少。留下来的人都有日落而息的传统,对于当晚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至于王文槐倒地的地方是一棵大槐树下面,周围的泥土因为浸泡过血的缘故,显得格外殷红。
杨宗谨站在大槐树外,环顾四周,向仵作确认道:“郑老先生,这就是王文槐去世的地方吗?”
路上来的时候,杨宗谨得知仵作名叫郑某和。名字有点奇怪,但是根据杨宗谨一路来的判断,这是个品行不错的仵作。
郑某和点头道:“当日,王文槐就是被发现在这里。除了尸身为证,还有附近的打更人孙老三,他当天晚上见过王文槐。但他说王文槐当时已经是走向黄泉路,还把他吓了一跳。”
杨宗谨对于后面一段自动省略,他不信鬼神。但是可以听一听,做出比较合理的推测,比如王文槐扮鬼。
但是王文槐为什么扮鬼,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杨宗谨勘查完现场,摇头道:“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而是王文槐死后被人移到这里。”
“怎么会?”郑某和大吃一惊。
杨宗谨指着大槐树下一侧深浅不同的脚印,说道:“这里的脚印有几种,有一个脚印是你的。还有两个差役的脚印,但是剩下的脚印呢?歹徒聪明反被聪明误,大量的血反而弄得地面湿润,留下了宝贵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