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的决断,如同在寂静的深潭中投入了一粒石子。“微光”协议的启动,意味着希望要塞将打破长久的沉默,向那未知的“织法者”文明,发出一次极其谨慎、风险未知的回应。
“微光”协议的核心,在于极致的隐蔽与信息密度。
回信并非通过常规的能源网络发送,而是动用了“蔚蓝之心”一丝极其精纯的本源能量,经由“林渊之芽”一条最细微、最难以追踪的能量脉络进行引导和“加密”。这缕能量被压缩成一道持续时间不足千分之一秒的、高度定向的脉冲。
脉冲的内容经过苏婉、陈守义和林雪的反复推敲,摒弃了任何可能暴露自身位置或社会结构的信息,只包含三要素:
1. 数学共鸣:一段代表质数序列和基础几何公理的纯粹数学语言,这是宇宙中最通用的“你好”。
2. 活性印记:一缕极其微弱的、由林雪引导“芽”的能量模拟出的、“秩序之外活性”的特征波动。这是对“织法者”所求“变量”的确认。
3. 单向确认:一个简单的、代表“已接收,理解困境”的逻辑确认符。没有提问,没有承诺,仅仅是告知对方,其信号已被某个具备“活性”特质的存在接收到。
这道微光般的脉冲,如同宇宙尺度上的一次心跳,悄无声息地射向“织法者”提供的坐标方向。它的能量级别低到几乎与背景辐射无异,发送完成后,希望要塞立刻进入了最高级别的通讯静默,所有对外探测器调整至被动接收模式,紧张地等待着可能到来的……任何反馈,或者……灾难。
就在希望要塞因这次冒险的回应而屏息凝神之时,在遥远得超乎想象的星域,“织法者”文明所在的“摇篮”之内,情况正急剧恶化。
“摇篮”并非一颗行星,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的、由纯粹逻辑与能量构成的自洽信息闭环。它曾经是“织法者”文明的庇护所和进化加速器,保护他们免受远古宇宙灾害的侵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闭环系统变得越来越“完美”,也越来越“窒息”。所有的可能性都被计算殆尽,所有的未来都导向同一个热寂般的终点。创新停滞,意识在无尽的循环中感到疲惫与绝望,整个文明如同被困在了一个由自身智慧打造的最华美、也最坚固的囚笼里。
更可怕的是,闭环系统与外部宇宙的微弱联系通道,近期监测到了“清道夫”(归墟)那令人不安的秩序同化力场,以及“吞噬者”(虫群)那充满恶意的生物扫描波。“摇篮”的完美逻辑,在这两种代表着终极“简化”与“混沌”的力量面前,显得无比脆弱。它们就像发现了过于复杂的数学难题,要么将其强行化简(归墟),要么将其彻底撕碎吞噬(虫群)。
“织法者”的最高逻辑枢纽——一个由无数思维晶体构成的庞大集合体——正在进行着最后的、绝望的推演。
【推演节点 7,451,392……对外求救信号已发送。目标:寻求秩序外变量。】
【推演节点 7,451,393……接收到未知来源微脉冲反馈。确认:包含基础数学语言及……(分析中)……秩序外活性特征。确认:变量存在。】
【推演节点 7,451,394……计算变量引入‘摇篮’系统之影响……(计算中)……错误!逻辑冲突!变量特性无法被现有模型解析!引入将导致系统底层规则崩溃概率:99.998%!】
【推演节点 7,451,395……重新评估……维持现状,系统将于(时间单位换算)1.73标准周期后因内禀熵增抵达逻辑终点,文明终结。引入变量,系统可能瞬间崩溃,文明可能瞬间终结,亦可能存在(概率低于0.002%)……新生?】
【推演节点 7,451,396……终极抉择:死于必然的寂静,或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