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的模样。
他拿着折扇对着其他三人说道。
“今天老子出点血,让你们三龟儿子,好好填填窟窿。”
坐在右边的串儿,伸出大拇指冲着六爷比划。
“六爷局气~”
其他两人也跟着伸出大拇指比划。
李六爷笑着,压了压手小声嘱咐。
“等下填窟窿的时候,别他娘跟没吃过好东西一样,都给老子斯文点。”
李六爷一边说话,一边拿着折扇戳着脑袋。
“要是落了面,以后都给爷乖乖在家啃窝窝头。”
和尚看着报菜名离去的伙计,小声问李六爷。
“六爷,文菊,武莲,莽夫二锅头,是几个意思?”
他口中的文菊武莲,指的是菊花白,莲花白两种白酒。
二锅头不必多说,地瓜烧,是番薯叶酿制的廉价白酒。
李六爷看着三人一脸求知欲的模样,放下折扇,笑嘻嘻的解释起来。
“想知道?”
问完话的李六爷,看着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三人,开始卖弄起来。
“今个闲着也是闲着,爷就好好跟你们唠唠。”
满脸褶子五大三粗的李六爷,此时如同说书先生一般,拿着折扇当醒木。
“啪”的一声,折扇落在桌面上。
李六爷开始侃侃而谈。
“莲花白,出自清代宫廷御酒。”
“以万寿山白莲花和二十余种药材酿制。”
“菊花白酿制材料一点都不比莲花白差。”
“以桐乡杭白菊、宁夏中宁枸杞、吉林人参、沉香等药材酿制而成。”
李六爷说到这,用舌头舔了舔自己有点干的嘴唇。
一旁的华子,连忙给六爷杯子里添茶。
喝口茶的李六爷接着侃侃而谈。
“清末菊花白、府酿白,莲花白并称京城三白。”
“直到清朝被推翻,三白酿酒的方子才流落民间。”
李六爷一副说书先生的做派,讲故事时还不忘拿捏一番吊胃口。
“三白的酒方,分别被两个大商人得到。”
“于是两家卖白酒的商号,为了打响自家酿酒名号,各自使手段。”
“酿造菊花白的商号,请来一帮文人墨士,为自己白酒唱名头。”
“而得到莲花白的商号,也不甘落后,花大价钱,免费把酒水送给带兵的军官们。”
“民国初期,两家商号经过几年斗法,于是莲花白跟菊花白的名头响彻大街小巷。”
“文喝菊,武喝莲的说法,便流传下来。”
和尚听到这里,好奇问了一嘴。
“府酿白呢?”
李六爷喝口水,润润嗓子嗓子。
“府酿白,酿酒的材料更加昂贵,不适合大量酿造,所以名头也没流传出来。”
“至于二锅头跟地瓜烧,酿造它们的酒厂,开始东施效颦,抢占中底白酒市场。”
“那两种白酒,本身酿造原材料跟出处,就比不上二百。”
“画虎不成反类犬,二锅头跟地瓜烧,也在中低端市场站住脚。”
“地痞流氓,有点小钱的主,高的喝不起,低的瞧不起,所以爱喝二锅头。”
“底层又没钱的泥腿子,只能喝地瓜烧。”
李六爷解释清文菊,武莲的出处后,店小二也把四冷盘跟一瓶菊花白端上桌。
和尚看到酒菜上桌,站起身拿着菊花白,给三人倒酒。
“六爷,按理说,咱们应该算个武夫,怎么着也得来瓶莲花白~”
李六爷看着倒完酒的和尚嘿嘿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