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科技的溃败如同一场盛大戏剧的落幕,观众散去,聚光灯熄灭,只留下残破的舞台和唏嘘的余韵。
然而,在科技巨头博弈的丛林里,从不存在真正的真空。
一头巨兽的倒下,往往意味着另一头更狡猾、更强大的掠食者,正于阴影中悄然亮出獠牙。
巨象电子亚太区总裁办公室内,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赵天宏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华却渺小的城市景观。
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因寰宇溃败而浮现的愠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计算般的平静。
马克·安德森,这位亚太区战略投资总监,如同一个幽影般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恭敬地站在他身后不远处。
“寰宇已经完了。”
赵天宏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毫无感情,“一个愚蠢的、自寻死路的挑战者,用它的尸体给我们上了一课——正面强攻,代价太大。”
马克微微躬身:“是的,总裁。
星火的技术壁垒和产品质量,比我们预想的要坚固得多。”
赵天宏缓缓转过身,眼神锐利如鹰隼:“坚固的堡垒,往往更容易从内部攻破。
既然硬件上暂时无法越,那就从另一个维度起攻击。”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公众是健忘的,也是敏感的。
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硬件安全’的惊吓,现在,该轮到‘数据安全’的恐慌了。”
马克立刻领会了意图,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您是说……脑波数据?”
“没错。”
赵天宏走到办公桌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环,脑环,它采集的可是最原始的脑电信号。
这里面能做什么文章,你应该很清楚。
恐惧,是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效的武器。”
“我明白了。”
马克点头,“我会立刻安排,动用我们的‘媒体资源’和那些‘独立专家’,将‘脑波数据泄露风险’这个概念,精准地植入公众的认知里。
重点强调其‘不可见’、‘不可控’以及可能涉及的‘思想隐私’和‘商业机密’。”
“要快,要狠。”
赵天宏强调,“趁着‘星火安全性’这个话题还在风口浪尖,我们要给它重新‘定义’安全性。
去吧,别让我失望。”
马克应声退下,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赵天宏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另一场由他亲手导演的风暴,正在云端酝酿。
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最初的涟漪总是细微的。
几天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几家以“爆料”
和“观点激进”
着称的网络媒体,几乎同时刊登了署名不同的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你的思想正在被窃取?脑环设备潜藏的数据黑洞》《脑环:通往你大脑的“后门”
已然开启?》《细思极恐:当你戴上脑环,你在向谁共享你的潜意识?》
文章内容看似引用了“某匿名安全专家”
的观点,充斥着“脑波信号包含独特生物信息”
、“思维活动可能被还原”
、“数据云端存储存在泄露风险”
等半真半假、极具煽动性的论述。
它们刻意混淆了“原始脑波信号”
与“具体思维内容”
之间存在的巨大技术鸿沟,将复杂的脑机接口技术简化为一个可怕的“读心术”
装置,并有意无意地将矛头指向当前市场上唯一的成功者——星火科技。
这些文章最初在特定的焦虑群体和阴谋论爱好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