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带着笑,但那笑容里少了些之前的戏谑,多了些沉稳。
“林总,陈总,寰宇正式举手投降了。”
他将一份打印出来的公告放在林烨桌上,“全球召回,项目暂停。
这一仗,他们算是彻底栽了。”
陈薇拿起公告仔细看了看,放下后,理性地分析:“直接经济损失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但更严重的是品牌信任危机。
未来至少两到三年内,他们在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高端市场,很难再取得用户的信任。
这对我们而言,确实是清除了一个主要障碍,但也让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林烨的目光扫过公告,脸上没有任何击败对手的得意,反而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一个更深远的问题。
“这不是胜利,”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是一个代价巨大的警示。
寰宇用它的失败,给所有追逐风口的科技公司敲响了警钟——技术创新,没有捷径可走;产品质量,不容丝毫妥协。”
他站起身,走到那块经常书写战略思路的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了两个遒劲的大字:“敬畏”
。
他转过身,面对吴坤和陈薇:“通知下去,今晚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复盘会,扩大范围。
所有研项目经理、品控负责人、供应链核心管理人员,全部参加。
我们要用寰宇这个现成的、血淋淋的案例,给我们所有人,再紧一紧质量的弦!”
“是!”
吴坤神色一凛,立刻应道。
他明白,林烨这是要将外部危机转化为内部管理的强化动力。
“另外,”
林烨补充道,“以公司的名义,一封内部信。
内容不是庆祝,是反思。
强调寰宇事件的教训,重申星火‘质量即生命,安全底线不可触碰’的核心原则。
要求每一个星火人,从灵魂深处重视起来。”
陈薇点头:“我来起草。”
傍晚,星火科技的内部通讯系统和员工邮箱里,都收到了这封由林烨和陈薇联合署名的内部信。
信中没有任何对竞争对手落败的嘲讽,只有对事件的冷静剖析、对行业浮躁风的批判,以及对全体星火员工“坚守技术初心,恪守质量底线”
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
这封信,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每一位星火员工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食堂里、休息区、下班路上,人们都在低声讨论着这封信和寰宇的事件。
“看了内部信,感觉肩上担子更重了。”
“是啊,以前觉得我们测试够严格了,现在看,还得再加把劲。”
“这才是大公司该有的格局和定力。”
一种更加严谨、甚至略带肃穆的氛围,在星火科技内部弥漫开来。
员工们的工作态度,在无形中变得更加一丝不苟。
实验室里,测试标准被自地提高了一档;生产线上,质检环节的眼神更加锐利;代码提交前,审查的次数悄然增加。
寰宇的“追光者”
化作了一缕青烟和一堆废铁,而它的失败,却仿佛成了一座无形的警钟,悬挂在每一个星火人的心头,时刻鸣响,提醒着他们:脚下的路,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用扎实的技术和极致的品质,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