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ceo办公室内,气氛不同于往日的技术狂热或战略博弈,而是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务实感。
林烨、吴坤、王皓三人围坐在沙区,中间的茶几上摊开着几份供应商评估报告和一份被画满了圈圈点点的元器件清单。
“锐敏科技的刘总那边,我已经谈过三次了。”
吴坤的声音带着奔波后的沙哑,他松了松领带,脸上有掩不住的疲惫,“他们的传感器确实帮我们度过了最难的阶段,但产能已经拉到极限,次品率最近也有轻微波动。
最关键的是,”
他加重了语气,手指重重地点在报告上的一个名字,“他们最核心的s(微机电系统)晶圆,还是依赖岛国进口。
一旦曜日那边使点绊子,或者国际物流出点问题,我们的指环就得断炊。”
王皓推了推眼镜,从技术角度补充:“不止是传感器。
射频模块里的几个关键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目前也严重依赖镁国和棒子国的供应商。
虽然巨象现在没在明面上卡我们,但‘星火os’和下一代产品对射频性能要求更高,现有的供应商方案要么性能不达标,要么价格高得离谱,而且,”
他看了一眼林烨,“也存在潜在的断供风险。”
林烨沉默地听着,目光落在清单上那几个被红色记号笔反复圈出的元器件类别上。
这些都是“星火指环”
和未来“燎原”
产品的心脏、眼睛和嘴巴,却捏在别人手里。
赵天宏上次断供传感器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这种命门被扼住的感觉,一次就够了。
“我们不能总是祈祷对手仁慈,或者国际形势永远风平浪静。”
林烨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核心技术要自主,关键元器件,也必须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否则,我们设计出再好的芯片,开出再好的系统,都是空中楼阁。”
他抬起头,看向吴坤和王皓:“所以,今天找你们来,就一件事。
启动‘深挖洞’计划。
目标:彻底解决核心元器件的供应链风险。”
“深挖洞……”
吴坤咀嚼着这个词,眼中放出光来,“好名字!
就是要往深里挖,把根基打牢!
林总,你说怎么干?”
“两条腿走路。”
林烨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画了两个平行的箭头,“第一条路,自研。
王皓,你牵头,从芯片设计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核心元器件研小组’。
就从最卡脖子的s传感器和特定射频前端模块开始攻。
不要怕投入,不要怕周期长。
这是战略投资。”
王皓面色凝重地点头:“明白。
s涉及微机械加工,工艺难度极大,我们需要寻找国内顶尖的微电子加工研究所合作。
射频模块设计也需要顶尖的射频人才,这方面国内缺口很大……”
“人才去挖,去请!
合作去谈!”
林烨斩钉截铁,“需要什么资源,直接打报告给我。
这是最高优先级。”
“第二条路,”
林烨指向另一个箭头,“深度联合研。
有些领域,我们从头自研不现实,周期太长。
那就找国内有潜力但缺乏技术和订单的厂家,进行深度绑定。
我们出技术需求、出研资金、甚至出核心设计,他们出工艺、出产线、出产能。
最终目标是实现国产化替代,并且成本可控。”
“坤哥,”
林烨看向吴坤,“这条路由你负责。
你的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