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智造”
的厂房里机器日夜轰鸣,吴坤像一颗铆钉般牢牢钉在生产一线,带着他的团队攻坚克难,良品率稳步提升,订单交付的压力得以初步缓解。
前线捷报频传,但后方的隐忧,却悄然浮现。
一个周五的傍晚,林烨正准备下班,接到了张姐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张姐的语气不像往常那样爽利,带着几分欲言又止的犹豫。
“林总……没打扰您吧?”
“没有没有,张姐,您说。”
林烨放下公文包,重新坐了下来。
“哎,就是……就是想跟您聊聊坤子的事。”
张姐叹了口气,“他这都快半个月没着家了,打电话就说忙,说两句就挂。
我知道公司新厂子事儿多,他责任心重……可是……”
她顿了顿,声音里透出掩饰不住的担忧:“我昨天给他送换洗衣服去,瞅着他好像又瘦了,眼圈黑得跟熊猫似的,嗓子比破锣还难听。
我真怕他这么拼,身体哪天就垮了。
而且,丫头都快不认得他这个爸了,晚上睡觉前念叨几句,白天见了面反而生分……”
张姐没有抱怨,只有心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这番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痛了林烨的心。
他光顾着为产能解决、为吴坤的敬业投入而欣慰,却忽略了这背后是一个家庭的付出和牵挂。
“张姐,对不起。”
林烨的声音充满了真诚的愧疚,“这是我的疏忽,光想着让坤哥盯紧生产,没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家里。
您放心,这事我来解决。”
挂了电话,林烨没有立刻离开办公室。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街道,车流如织,每个人都在奔向属于自己的那个家。
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公司的快展,像一列高行驶的列车,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往前冲。
他关注技术突破,关注市场订单,关注资本运作,却下意识地忽略了这列火车赖以运行的铁轨——员工及其家庭的稳定与幸福。
吴坤的情况绝非个例,周伟、李晶、王皓……他们谁不是经常加班到深夜?谁的家庭不是在默默承担着这份事业带来的分离与压力?
“赋能”
、“希望”
……这些宏大的词汇,如果最终是以牺牲员工家庭幸福为代价,那它的意义又在哪里?林烨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要对企业负责,更要对为企业奉献的每一个人及其背后的家庭,怀有一份责任。
周六,林烨没有提前打电话,直接买了些水果和给孩子买的玩具,来到了吴坤家。
张姐开门看到是他,又惊又喜,连忙招呼他进屋。
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却少了几分男主人常在的烟火气。
小丫头丫丫正趴在客厅地毯上画画,看到林烨,害羞地躲到了妈妈身后。
“林总,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坤子他……他又在厂里……”
张姐有些不好意思。
“我知道,张姐。
我今天不是来找坤哥的,就是来看看您和丫丫,顺便蹭顿饭。”
林烨笑着把玩具递给丫丫,小家伙眼睛一亮,怯生生地接了过去。
林烨挽起袖子,“别忙活了,今天我来露一手,咱们简单吃点。”
他不由分说地钻进厨房,虽然手艺生疏,但洗菜切菜倒也像模像样。
张姐在一旁看着,又是好笑又是感动。
饭桌上,林烨没怎么聊公司的事,更多的是听张姐唠叨家里的琐事,听丫丫用稚嫩的语言讲幼儿园的趣事。
他耐心地听着,不时附和几句,气氛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