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烨带领技术团队在算法的世界里高歌猛进,当陈薇在舆论场上运筹帷幄之时,吴坤正以一种截然不同、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方式,为星火科技的未来拼杀着。
他的战场不在安静的实验室,也不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而是在喧嚣的工厂车间、烟雾缭绕的饭店包间、以及漫长的高公路上。
他的武器不是代码和公式,而是香烟、酒杯、以及一份份沉甸甸的采购合同。
清晨六点半,临深市一家老字号茶楼已是人声鼎沸。
吴坤穿着他那身略显紧绷的西装,热情地招呼着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华东一家大型电子代工厂的采购总监和生产经理。
桌上摆满了虾饺、烧卖、凤爪等各式点心。
“王总,李经理,尝尝这个,咱们临深的特色,别地儿吃不到这么地道的!”
吴坤熟练地给对方夹着菜,语气热络得像认识多年的老友,“咱们边吃边聊,不急,不急。”
对方显然对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商务开场方式有些意外,但很快在吴坤豪爽的感染和美食的攻势下放松下来。
话题从早茶文化慢慢切入到行业现状,再自然过渡到星火科技的未来规划和产能需求。
“不瞒二位,”
吴坤叹了口气,表情变得有些苦闷,“我们之前啊,被国外那帮孙子坑惨了,说断供就断供。
所以林总下了死命令,供应链必须安全,必须多元化!
咱们国内的企业,技术也不差,就是缺机会合作!
我们星火,就愿意带这个头,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吐露了困境,又抬高了对方,更画出了合作共赢的大饼。
一顿早餐吃完,初步的合作意向和考察安排基本敲定。
送走客人,吴坤立刻钻进车里,对助理说:“快,下一场,十点约了传感器厂家的刘总在他们厂里见,路上我眯十分钟。”
车窗外是飞后退的工业区景象。
吴坤的目标是国内一家中等规模但技术颇有潜力的传感器制造商——“锐敏科技”
。
之前星火用的都是进口高端货,对这类国内厂家看不上眼。
但现在,形势逼人强。
锐敏科技的老板刘总,一个戴着眼镜、技术出身的中年男人,对吴坤的到来既热情又谨慎。
他带着吴坤参观产线,介绍工艺,言语间透着技术人的实在和对自家产品性能不足的坦诚。
“吴总,不瞒您说,我们的产品跟微测仪器的sa-11o2比,噪声指标确实差一截,一致性也……”
刘总有些不好意思。
“刘总!”
吴坤大手一挥,打断了他,“性能差一点,怕什么?我们星火缺的不是性能,是靠谱的兄弟!
性能不够,算法来凑!”
他压低声音,仿佛透露什么重大机密:“我们林总,天才!
搞出了一套顶级的算法,专门就是用来弥补硬件不足的!
你们只要能把成本控下来,把良品率搞上去,性能达到你们现在水平的12o,剩下的,交给我们!”
这话让刘总眼睛一亮。
星火科技的名声他当然听过,对方竟然愿意分享算法技术来提升自家产品?这可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但是,”
吴坤话锋一转,表情严肃,“合作可以,有两个条件。
第一,优先保障我们的产能,价格要优惠。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得签独家供应和保密协议,这套联合优化的技术,不能再给别人用。”
这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深度的“技术共享+绑定”
。
刘总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