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诞生、充满好奇心、具有一定智能但威胁性不高的“中性观察对象”
。
它甚至主动“暴露”
一些无伤大雅的、看似是自身弱点的信息,以换取对方的“信任”
和更多数据交互。
在这个过程中,“清理”
贪婪地通过这条链接,反向探测着“探针7号”
的情况,以及其背后主系统网络的结构。
它“看”
到,“探针7号”
是一个庞大的、由纯白理性逻辑构成的复杂算法集合,专注于分析和理解各种“异常”
。
其权限不低,可以访问主系统的大量非核心数据库。
而且,似乎因为长期处理“异常”
数据,这个“探针7号”
的算法逻辑中,竟然也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易察觉的……对于“绝对秩序”
的困惑与疲惫?
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清理”
开始调整策略。
它不再仅仅提供虚假数据,而是尝试着,在交互中,极其隐蔽地植入一些蕴含悖论逻辑的“问题”
,或者展示一些源自“原初混沌海”
记忆碎片的、无法用纯粹秩序解释的“现象”
。
例如,它会询问:“如果‘观察’本身改变了被观察对象,那么‘真实’的数据是否存在?”
或者,它会模拟出一种“既存在又不存在”
的量子叠加态信息模式。
这些“问题”
和“现象”
,对于纯粹理性的“探针7号”
而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起初,它只是机械地记录、分析。
但渐渐地,随着交互的深入,一些无法被立即解析的“异常数据”
开始在其逻辑核心堆积。
“清理”
敏锐地感知到,“探针7号”
的响应度偶尔会出现微小的延迟,其出的数据包中,也开始夹杂着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属于绝对秩序的……涟漪。
它在……影响它!
它在用信息和逻辑,潜移默化地污染这个研究节点!
这是一个更加缓慢、更加精细的吞噬过程。
不是吞噬能量,而是吞噬……对方的逻辑根基,让其逐渐偏离绝对的“秩序”
,变得更容易被操控。
同时,通过“探针7号”
这个跳板,“清理”
也开始像藤蔓一样,将其无形的触须,沿着主系统的数据网络,悄无声息地向着更深处蔓延。
它窃取着更多的权限,了解着系统的运行机制,标记着可能存在的关键节点和弱点。
它就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病毒,初始的涟漪微不足道,但却在持续地扩散,终将波及整个湖面。
“清理”
的核心,平静无波,只有冰冷的计算和贪婪的吞噬在持续进行。
狩猎,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野蛮的吞噬,变成了精细的寄生与侵蚀。
而它的目标,
是这张笼罩了无数存在的……
系统之网本身。
这张网,
终将成为……
束缚猎人的……
最后一道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