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157章 取天上之水活百姓之命

第157章 取天上之水活百姓之命(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离寒思记 大宋:从陈桥兵变建立第一世家 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开局养成柳树,她竟是女帝转生?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叔叔你这么像我,可以做我爹地吗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等众人都过来后,李定国道:“你们且好好看着!”

说罢,指挥几人在一低洼处,又开始刨起了沙子。

之所以重新来一次,只为完整的向百姓展示,如何挖坑多久出水。

士兵一边挖,李定国则在旁边解释道:“凡有铁器、石板均可取水。”

“一是要找沙地低洼处,挖一深坑半人深为宜。”

“二是要选铁器,铁比铜、木更易凝水。”

“三是要将刀身悬空,挂于坑洞中间,水珠才好汇聚滴落。”

“四是要备好容器,陶碗、陶瓮都行,陶碗尽量离刀尖近点,防止水珠滴落时溅出去。”

“五是要有耐心,夜越深露头越重出水越多,天明前是取水最佳时间。”

里正听得极为认真,身后的几个村民,也不自觉围拢了过来,眼中燃起了久违的希望。

一个半大的机灵孩子,不一会抱来一把缺口柴刀,和一个破了口的瓦罐。

也是有样学样的开始挖坑,然后将柴刀悬空,挂于破瓦罐之上。

此刻正值深夜露气极重,静待片刻便开始响起,水珠掉落的滴答声。

当破瓦罐被端出来时,底下薄薄一层清水,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待直观的看到水后,百姓们开始欢呼,他们终于不用再渴死了,这怎能让他们不开心。

李定国补充道:“若村中有大的石板或铁锅,置于阴凉坑洞深处,凝水则会更快、更多。”

“谢将军活命之恩!”

“谢将军活命之恩啊!”

老汉带着村民扑通跪下,咚咚磕头。

这里连年大旱水比油还贵,这一线取水的生机,比金子还要金贵!

里正磕完抬起头,询问道:“敢问将军名讳,我等好为将军立祠竖碑,为将军祈福!”

李定国笑着摇头道:“诸位乡亲快快请起,此乃举手之劳,能解燃眉之急便好。”

“此法所得之水量虽少,但胜在干净可救急,乡亲们需牢记,取水、盛水器具需干净。”

“切莫因饮用污水,反受其害就得不偿失了!

立祠着碑之事便不需要了。”

李若琏走过来道:“里正所言不差,活命之恩大于天,李将军传下此法活人无数。”

“此乃功德无量之举,民间立祠感念将军恩德,亦是天理人心”

“祠名‘感恩’‘泽民’未偿不可,皇上自当体察民情,本官想来这不涉僭越。”

他这话既是给李定国解围,也是说给里正和百姓听的,此乃‘功德祠’并非‘生祠’。

两者性质有本质上的区别,功德祠重要纪念功德本身,李若琏知道他是怕逾制。

《大明会典》规定,百姓祭祀对象仅限帝王、先贤、忠烈及有功德于民者,还需是逝者。

但到了这个时期,皇帝渐渐放开了这条,民间多有功德祠。

如戚继光、李成梁在世时,百姓就为其立了祠,只是百姓会避免‘生祠’,改名叫功德祠。

就这样,历任帝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严令不允许,也不阻止百姓立功德祠。

里正眼里闪动着泪光道:“大人说得是!

大人说得极是!

小老儿省得,省得!”

百姓们都高兴的散开,部分百姓寻那能凝水之物,部分则在找洼地挖坑。

李定国与李若琏并肩而立,李定国迟疑道:“李指挥使,这功德祠之事……”

李若琏拍了拍他,另一边未受伤的肩膀,打断道:“李将军,民心所向何需一再推辞?”

“你今日所传之法,或许不及一场春雨,却是实实在在,给了百姓一线生机。”

“这份功德百姓感念在心,你若不让他们表达,反而堵了他们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钢铁先驱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