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日起每天三更,求多多段评、书评,拜谢了!
)
如今,双方追逐着已经跑到,远离大同一百六十余里的地方。
战马在急追击状态下,都花了几个时辰方才追上,如今回程路便只能慢慢走了。
众人经过一阵生死搏杀,战马的一路疾驰,队伍已是极度疲惫了。
何况马背上还带着,几十名战死同袍的尸,还有几百叛军的级、盔甲、武器等。
今日定然是赶不回大同了,他们找了干燥的沙丘,准备在此地扎营休息。
像这种野外扎营,哪怕在大明境内,还是会留出几人轮流巡逻,以防生意外。
众人行进了十多里地,如今太阳完全落山了,看到前方一处村落,散着微弱的亮光。
李定国肩膀上固定了个木棍,这是他们近几月学的战场急救,虽然没骨头没断。
但据李定国自己感觉,骨裂估计还是有的,如今肩膀都肿起来了。
打马来到村落旁,几百人停在稍远处,李定国艰难下马。
这里的兵都是后招的,并非曹变蛟直属秦地骑兵,这里也就李定国听得懂大同方言。
李定国走进村落,举起右手敲响了一户,尚且亮着油灯的院门。
里面的人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看到一个当兵的,吓得怪叫一声就关上了门。
这也不能怪百姓,鞑子这几年的入关劫掠,山西河北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李定国用方言朝篱笆院里喊道:“老乡,额们是大明的兵娃子,想找您讨碗水喝喀!”
里面的人听到这方言,虽然不是他们这本地的,但多少应该离着不远。
渐渐的,屋里人也放下了戒心,借着月光缓缓走到篱笆院门后,准备为其开门。
门开后李定国对院里老人躬身道:“老乡,咱出征路过此地,水喝完涅找您讨口水喝!”
老汉看清确实是明军,又见其为人极为客套,并未强行闯进院里。
老汉侧身让开道:“地窖里存水不多了,收集的雨水用得快见底了,军爷您要拿多少呀?”
李定国皱眉思虑,他自己出生在陕北靠近大同,他太清楚这里的气候了。
每年就六、七月份有点降水,关键今年尤为干旱。
(山西通志载崇祯十二年,六月大旱路有渴毙)
很多人家里的存水,估计是一两月前存的,那他又如何忍心,夺走百姓们仅供活命的水。
最终,李定国并未踏入院子,而是摇摇头道:“某家,谢过大爷了,水您留着自己喝吧!”
“某家再去找找水,您家的水也不够喝了,绝不能拿掉您的活命之水!”
这还真不是瞎说,千把匹战马要喝水,几百人也要喝水,整个村子加起来怕是都不够。
李定国回到扎营地时,众人见他并未拿来水,并未对其抱怨什么。
李定国看着众人,开裂起皮的嘴唇,他知道必须要想点办法才行。
突然他脑中划过一道亮光,好似想到了什么般,大声道:“来!
大家一起来挖几个坑!”
众人并不清楚他要干什么,为保住战马,带的水都被喂给了战马,众人都快渴死了。
李定国高兴道:“快,大家一起跟本将挖,很快就能有水喝的。”
听说有水喝,众人都爬起来,开始徒手挖了起来,好在这里就是块沙地并不硬。
不一会挖了几个半人深的坑,底下的砂砾变得潮湿起来,李定国卸下绑腿抽出佩刀。
将刀拔出来后,在刀柄系上绳子,长枪往沙坑上平放着,用绑腿绳另一端系在枪杆上。
做完这一切取下头盔,还用披风给内部擦拭了一番,之后将头盔置于坑底刀尖下。
随着夜间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