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半,汪氏集团总部大楼的灯光已熄灭大半,只有零星几个部门还亮着灯。
我刚结束一场跨国视频会议,想起上周让人事部整理的高管履历档案还没送到办公室,便没通知任何人,径直走向位于三楼的人事部门。
作为集团董事长,我习惯偶尔走动各部门,看看真实的工作状态,而非只听管理层的汇报。
推开人事部玻璃门时,扑面而来的不是往日的忙碌气息,而是一片冷清。
偌大的办公室里,只有靠近窗边的两个工位亮着灯,两个年轻的身影正埋着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外卖盒,显然是忙得没顾上好好吃饭。
“你们好,我是汪绿萍,过来取一下高管履历档案。”
我尽量让语气温和,不想吓到这两个看起来还很青涩的年轻人。
听到“汪绿萍”
三个字,两个年轻人猛地抬头,脸上瞬间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
穿浅蓝色衬衫的女孩连忙站起身,手里的笔都差点掉在地上,结结巴巴地说:“汪、汪董?您怎么来了?档案……档案我们还在整理,您稍等,我马上找!”
旁边的男孩也赶紧站起来,手足无措地整理着桌上的文件,似乎想把杂乱的桌面收拾得整齐些。
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不用急,我就是过来看看。
怎么这么晚了,就你们两个人在?其他同事呢?”
女孩名叫姜亚亚,是三个月前入职的实习生,她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声音小得像蚊子哼:“今天……今天大家提前下班了,说是要给李松林师傅办欢送会。”
“李松林?”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是人事部那个快要退休的老员工,之前听部门经理提过,说他是公司的老功臣,还打算好好送送他。
可看着眼前这两个加班的实习生,再想想“提前下班办欢送会”
,心里莫名有些不舒服,“办欢送会是好事,怎么没叫你们一起去?”
姜亚亚的头垂得更低了,眼眶微微泛红,旁边的男孩陈宇航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汪董,我们还有好多工作没做完,走不开。”
“什么工作这么急,非要今天做完?”
我走到他们工位旁,扫了一眼电脑屏幕,姜亚亚的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员工社保缴纳表格,陈宇航则在整理新员工的入职档案,“这些工作不是应该有专人负责吗?怎么交给你们实习生做了?”
这话像是打开了姜亚亚的话匣子,她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声音带着委屈:“汪董,这些本来是张姐和李师傅他们的工作,他们说我们是实习生,要多锻炼,就都交给我们做了。
白天要帮他们打印文件、送资料,只有晚上才能抽空做这些表格,要是做不完,明天还要被骂。”
陈宇航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无奈:“上次我帮李松林师傅做员工绩效考核表,熬了两个通宵才做完,结果他拿着表格去经理那里邀功,说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后来经理现表格里有个小错误,李师傅立马就说是我做的,还说我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差点让我被开除。”
我皱起眉头,这些情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人事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负责员工招聘、考核、福利等关键工作,要是内部管理出了问题,影响的可是整个公司的员工士气。
“你们详细说说,老员工平时都是怎么对你们的?”
姜亚亚擦了擦眼泪,慢慢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刚入职的时候,李松林师傅就给我安排了一大堆工作,让我整理近五年的员工档案。
那些档案堆得比我人还高,他还说‘年轻人多干点活是应该的,我们当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我每天加班到十点多,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