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华国企业‘离不开国际合作’,觉得我们的技术‘不值钱’。
但现在不是十年前了,华国民营企业已经不是‘任人拿捏’的小角色。
汪氏集团现在的订单排到了明年,国内有政府的扶持政策,国外有东南亚、中东的客户主动找上门合作。
我们需要的是‘平等互利’的伙伴,不是‘想抢技术的掠夺者’。”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金敏哲的下属,继续说道:“如果贵方真有合作的诚意,就该重新制定方案——技术可以合作,但必须支付合理的技术转让费;市场可以共享,但利润分成要基于双方的投入比例;而且,汪氏集团的技术专利必须受到法律保护,绝不允许贵方私自转让或修改。
否则,这场合作从一开始就没有意义。”
金敏哲沉默了很久,手指在桌子底下反复摩挲着,显然在激烈地权衡。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
地走着。
终于,他抬起头,语气里的傲慢消失了大半,甚至带上了一丝妥协:“汪董,您的话……有道理。
我会立刻向总部汇报,重新调整合作方案,争取在‘技术转让费’和‘利润分成’上给出更‘合理’的条件。”
“好。”
我伸出手,这次的握手比刚才有力了许多,“我等贵方的消息,但请记住——汪氏集团尊重每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却绝不接受任何带有傲慢与算计的‘施舍’。
华国民营企业的展,靠的是自主创新,不是依附他人。”
金敏哲一行离开后,会议室里爆出热烈的掌声。
张教授激动地说:“汪董,您刚才那番话太解气了!
金敏哲那副傲慢的样子,早就该怼回去了!”
王总也笑着说:“还是汪董看得透彻,一下子就点破了他们的算计——他们就是想空手套白狼,拿我们的技术去赚钱!”
我看着眼前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心里满是感慨。
汪氏集团能走到今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董事会团结一心、守住底线的结果。
从一开始,我就清楚——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
,尤其是在新能源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失去技术自主权,就等于失去了未来。
现代汽车的傲慢,本质上是对“华国民营企业实力”
的轻视;而我们的据理力争,不仅是为汪氏集团争取利益,更是为所有华国民营企业正名——我们有能力、有底气,在国际舞台上和任何企业平等对话。
三天后,金敏哲再次来到汪氏集团。
这次他进门时,主动和每一位董事都握了手,语气也变得谦逊了许多:“汪董,总部已经同意调整方案——技术转让费定为8o亿人民币,分三年支付;利润分成调整为汪氏55、现代45;同时,我们会签订严格的技术保密协议,绝不私自使用或转让汪氏的核心技术。”
我看着调整后的方案,指尖在“技术转让费8o亿人民币,分三年支付”
那一行来回滑动,又抬眼看向金敏哲。
他此刻正紧张地盯着我,眼神里的傲慢早已被期待取代,连坐姿都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几分。
我缓缓拿起笔,却没有立刻签字,而是开口问道:“金总,8o亿的技术转让费,分三年支付,每年约267亿。
但据我所知,现代汽车去年在新能源技术研上的投入过2oo亿,而我们的核心技术能直接为贵方节省至少3年的研时间,按贵方的研成本测算,这份技术转让费其实只覆盖了贵方13的潜在成本。
你觉得这个价格,真的‘合理’吗?”
金敏哲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没想到我连现代汽车的研投入数据都了如指掌,更没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