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佩戴需求?”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语气诚恳地说,“传统花丝镶嵌技艺多用于宫廷珠宝,注重观赏性,却忽略了实用性。
比如之前的花丝作品,容易出现金丝断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汪氏集团的研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将现代金属加固技术与传统花丝工艺结合——在金丝内部加入了极细的钛合金丝,既不影响花丝的细腻质感,又能提升珠宝的耐用性。
就像这枚‘莲心坠露’耳坠,即使佩戴者日常活动,也不用担心花丝断裂。”
我边说边拿起耳坠,轻轻晃动了一下,耳坠上的翡翠坠子与金丝飘带随之摆动,在灯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宛如飞天神女在空中舞动。
台下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却丝毫掩盖不住珠宝本身的光芒。
当我介绍完最后一件“飞天揽月”
项链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位头花白的意大利老评委站起身,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汪女士,我从事珠宝设计行业五十年,见过无数优秀的作品,但‘敦煌飞天’系列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这种美不仅有精湛的工艺,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让我明白,珠宝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文化的载体。”
老评委的话赢得了全场的认同,掌声再次响起。
我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您的认可。
华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商周的青铜器镶嵌,到唐宋的金银器,再到明清的翡翠珠宝,每一个时代的珠宝都承载着当时的文化与审美。
作为当代华国设计师,我有责任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用现代设计语言,让世界看到华国匠心的魅力。”
展示环节结束后,评委们进入了紧张的评审阶段。
司马青川走到我身边,递来一杯温水:“刚才的介绍很精彩,尤其是对翡翠渐变颜色和钛合金丝加固的解释,既展现了传统工艺,又体现了创新,评委们都很认可。”
我接过水杯,心里充满了感激:“多亏了你带来的新型镶嵌材料,还有老匠人们的辛苦付出。
没有大家的支持,‘敦煌飞天’系列不可能这么完美。”
下午,大赛结果公布。
当组委会主席念出“冠军——来自华国的汪绿萍,作品‘敦煌飞天’系列”
时,台下瞬间沸腾。
我走上领奖台,从主席手中接过水晶奖杯,奖杯的光芒与我胸前的“飞天揽月”
项链交相辉映。
对着台下的摄像机,我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这个奖杯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所有坚守匠心、秉持公平的华国设计师,属于每一位为传承华国传统工艺默默付出的匠人。
‘敦煌飞天’系列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会带领汪氏集团,深入挖掘华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灵感——从故宫的太和殿琉璃瓦,到苏州的园林窗花,从西安的兵马俑纹样,到景德镇的青花瓷釉色,我们会将这些元素融入珠宝设计,推出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现代美感的作品。”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观众,语气更加激昂:“我相信,华国珠宝设计不仅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更能引领新的审美潮流。
因为我们的设计,不仅有精湛的工艺,更有五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文化底气。
让世界看到华国匠心的魅力,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所有华国设计师的梦想!”
我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不少华国留学生举着“华国匠心,世界瞩目”
的牌子,激动地挥舞着。
司马青川站在台下,手里捧着一大束向日葵,眼神里满是欣慰与骄傲——就像每次我取得成绩时一样,他总是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