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难道都是我汪氏集团找来的托?”
电话那头突然陷入沉默,只有沉重的喘息声。
过了好一会儿,李离东的语气软了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哀求:“汪董,算我求你了,你赶紧让他们把这些新闻撤了。
你想要什么?之前说的四千万,不,两千万,我一分都不要了,甚至可以帮汪氏的基金申请政府补贴,你看行不行?”
“李会长,现在不是谈条件的时候。”
我语气冰冷,“你应该关心的是,怎么向公众解释这些证据,怎么给那些被勒索、被伤害的受助者一个交代。”
“交代?我怎么交代?”
李离东突然激动起来,声音尖利,“那些钱不是我一个人拿的!
张副主任、项目处的老刘,他们都有份!
还有那些受助者,当初是他们自己愿意给回扣的,现在反过来咬一口!”
“自己愿意?”
我加重了语气,“录音里清清楚楚地显示,你们用资助款威胁单亲妈妈陪酒,逼农户拿出仅有的积蓄当手续费,这叫‘自己愿意’?李会长,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些年你们从慈善事业里捞了多少好处,又害了多少人?”
李离东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在电话那头气急败坏地嘶吼:“汪绿萍,你别得意!
要是我被查了,我就说这些都是你教唆的,说你为了逃避监管,故意陷害委员会!”
“那就请便。”
我从容回应,“我这里有你三天前敲诈汪氏的完整录音,还有你签字认可汪氏善款用途的会议纪要,以及民政部颁的基金合规证书。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是你先试图勒索在先,汪氏从未有过任何违规操作。
倒是你,现在最好想想怎么跟纪委解释你那块劳力士,还有你账户里突然多出的几百万存款。”
电话那头传来“咚”
的一声闷响,像是椅子倒了,紧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和叫喊声,随后电话就被挂断了。
我放下听筒,小陈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汪董,他这是……崩溃了?”
“自作自受而已。”
我关掉录音,打开电脑上的舆情监测系统,现负面新闻还在持续增加。
有媒体已经联系到了那位实名举报的前专员,对方透露“手里还有更多委员会挪用善款的合同原件,准备交给纪检部门”
;还有几位知名律师自组成了公益律师团,表示愿意为受助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中午时分,慈善委员会纪委介入的词条登上热搜榜。
据官方通报,纪检监察机关已对慈善委员会展开立案调查,冻结了相关账户,并对李离东、张副主任等主要负责人采取了留置措施。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触目惊心的细节被曝光。
有网友整理出李离东的“奢靡清单”
:在市中心拥有三套豪宅,其中一套价值近千万;收藏的名人字画市值过五百万;每年用于购买奢侈品的开销就有几十万,这些钱全都来自“慈善基金管理费”
。
更令人指的是委员会内部的“潜规则”
。
一位曾在委员会任职的员工匿名爆料:“想拿到项目审批,必须给领导送礼,最少也要五万起;受助名额都是明码标价的,企业捐赠的物资,先由领导挑拣一遍,剩下的才会给受助者。”
他还晒出了一张内部聊天截图,有人在群里说“这次西北灾区的捐款,咱们留三成,剩下的再拨下去”
,下面还有人附和“记得把票开成办公用品”
。
实名举报的受害者越来越多。
西南山区的村民王大叔布视频,手里举着当年的助学金申请材料和扣款收据:“我女儿考上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