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脸上都带着忙碌后的疲惫 —— 周明的衬衫袖口沾着墨水,林薇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楚沛则特意带来了一份刚整理好的审核小组分工表,显然是刚从人事部赶过来。
“先从审核工作开始说吧,周明。” 我示意他先发言,目光落在他面前的汇报材料上。
周明立刻直起身,翻开文件夹:“汪董,在楚沛总的协助下,临时审核小组已经组建完成,共抽调了来自行政、财务、法务等 6 个部门的 24 名员工,全部接受了人事部的专项培训,主要负责基础信息核对,比如员工的学历证书、工作经历证明等;第三方审核机构‘信诚征信’也已经到位,他们今天下午已经开始调取首批核心岗位员工的司法记录和社保缴纳信息,预计明天就能出初步核查结果。”
他顿了顿,指着材料中的表格补充:“我们按照‘岗位风险等级’对员工进行了分类,首批审核的是涉及财务、技术核心数据、客户信息的岗位,共 328 人,目前已经完成了 87 人的基础信息核对,暂未发现重大问题。楚沛总还提出,在审核过程中同步建立‘员工信息更新机制’,让各部门及时补充员工的最新情况,避免后续出现信息滞后的问题,这个建议已经在推进了。”
“楚沛这个建议提得很好。” 我看向楚沛,眼中带着赞许,“不过有个细节需要确认 —— 第三方机构的审核标准和我们内部的标准是否统一?比如‘行政处分记录’是否纳入核查范围,不同岗位的审核侧重点有没有明确区分?如果标准不统一,很容易出现重复审核或者遗漏的情况。”
楚沛立刻回应:“汪姐,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昨天我和周明、第三方机构的负责人开了专题会,明确了统一的审核标准 —— 核心岗位需核查近 10 年的司法记录、5 年的工作经历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普通岗位则重点核查无犯罪记录和学历真实性。而且我们还制定了《审核结果判定手册》,对‘轻微瑕疵’‘需进一步核实’‘存在重大风险’三类结果的判定标准做了详细说明,避免出现判定偏差。”
我点点头,又转向周明:“审核过程中,员工的配合度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抵触情绪?之前我们担心老员工会觉得被不信任,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缓解?”
周明拿出手机,打开内部沟通群的截图:“大部分员工都很配合,尤其是看到我们发布的《审核说明》后,很多老员工还在群里主动分享自己的材料准备经验。有少数员工担心审核结果会影响晋升,我们专门安排了 hRbp 一对一沟通,解释这次审核‘只排查风险、不影响绩效’的原则,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了。比如技术部的老员工张工,还主动提供了自己之前在其他公司的项目证明,说‘早点审核完,大家都放心’。”
“这就好。” 我放下手中的笔,“员工的信任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基础,一定要做好沟通,不能因为审核工作影响团队氛围。接下来,林薇说说舆情方面的情况吧。”
林薇立刻翻开舆情监测报告:“汪董,从下午两点开始,网上的负面舆论就呈现明显降温趋势 ——‘# 汪氏集团包庇劫匪 #’话题的讨论量较峰值下降了 62%,负面评论占比从之前的 78% 降到了 31%。更重要的是,正面和中性舆论开始增多,有 43% 的网友在相关话题下留言‘期待汪氏的新闻发布会’‘相信企业会妥善处理’,还有不少本地网友提到‘汪氏这些年做了很多公益,不该被轻易抹黑’。”
她指着其中一条热门评论:“这条‘魔都打工人’的留言获得了近万赞,他说‘作为合作方员工,去过汪氏总部好几次,他们的管理很规范,这次事件更像是被人陷害’,下面还有很多网友跟帖表示认同。另外,我们的内部平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