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厉害,是很多像林叔叔那样的科学家造出来的,是吗?”
赵庆兰的心微微一暖,她看着小女孩,柔声回答:“是的。那身‘飞天’舱外服,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像你爸爸、像林叔叔这样的科研人员的心血。他们就像默默无闻的英雄,在背后保证了航天员叔叔的安全,保证了任务的成功。每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台前的运动员、航天员,还是幕后的科学家、工程师,甚至是我们身边认真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是了不起的!”
她又引导孩子们思考:“那么,我们作为小学生,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来学习这种奥运精神和航天精神呢?”
孩子们踊跃发言:
“我要好好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掌握很多知识!”
“我要坚持锻炼身体,不怕苦不怕累!”
“我要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我要爱护环境,让我们的国家更美丽!”
听着孩子们纯真而真挚的回答,赵庆兰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些宏大的概念,已经开始像涓涓细流,渗入孩子们的心田。她也许无法直接造就冠军或航天员,但她正在做的,是培育土壤,是点燃火种,是塑造灵魂。这种“立德树人”的工作,其意义同样深远而伟大。
班会的最后,赵庆兰带领孩子们,用稚嫩却无比认真的笔触,在一张巨大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了对奥运健儿的祝福和对航天英雄的敬意。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和充满想象的图画,承载着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
看着这群沉浸在爱国氛围中的孩子,赵庆兰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柔情。她为自己丈夫林卫东所从事的、那份“上九天揽月”的壮丽事业感到无比的骄傲;同时,她也为自己所选择的、这份“润物细无声”的平凡工作感到由衷的自豪。她的讲台,连接着家庭的奉献与国家的前行;她的课堂,孕育着基地的未来,也呼应着时代的脉搏。
在这个闪耀着双重荣耀的秋天,赵庆兰用她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岗位上,完成了属于她的参与和贡献。她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但她点燃了更多幼小心灵中的光。而这些光,终将汇聚成星河,照亮中华民族未来迈向新高度的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