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重新燃起了创业初期的那种激情,“你说得对!与其在国内这片池塘里跟他们耗着,不如直接杀进大海!你要人,我给你找!要钱,公司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他拍了拍陆含的肩膀:“这个团队,就由你来全权负责组建和领导。它将是猎鹰私募内部,最顶尖,最核心的部门,独立运作,直接向我汇报。”
“就叫它……”赵毅想了想,一字一顿地说道,“‘**破晓’**计划吧。”
寓意着,划破黑暗,迎接黎明。
陆寒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知道,赵毅这是在用整个公司的未来,去赌他一个人的梦想。
“谢谢赵总。”
新的征程,在这一刻,正式开启。
目标,星辰大海。对手,是那深不可测的……深渊。
陆寒要组建顶尖交易团队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迅速在华夏的金融圈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道“招贤令”,并非通过传统的招聘网站发布,而是以一种更具分量的方式,在圈内流传。
——由猎鹰私募的掌门人赵毅,亲自向几家国内顶尖的猎头公司发出了委托。
——由陆寒本人,署名发布在了几个国内最顶级的金融论坛和私募交流群里。
招募信息写得极其简洁,却又充满了诱惑力。
“猎鹰私募‘破晓’计划,诚招天下英才,共谋全球市场。”
“目标:全球宏观对冲。”
“要求:你必须是你所在领域的绝对顶尖,我们不看履历,只看实战能力。”
“待遇:行业最高标准+利润分成+核心团队股权激励。”
“首席操盘手:陆寒。”
当“陆寒”这两个字,出现在招募信息的最后时,这封招贤令的分量,瞬间被推到了顶峰。
如今的陆寒,早已不是那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
他是力挽狂澜,将天狼资本打得吐血的“新生代传奇”。
他是无数交易员心中的偶像,是策略与胆识的代名词。
能加入他的团队,与他并肩作战,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金融人才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
一时间,整个金融圈都为之震动。
华尔街归来的精英们,在陆家嘴的高档写字楼里,交头接耳。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国外见识过真正的对冲基金是如何运作的,回国后却苦于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陆寒的“全球宏观对冲”策略,精准地搔到了他们的痒处。
“陆寒这是要玩真的啊!国内终于有人,敢朝着这个方向走了!”
“跟着他,或许真的能干一番大事业。比在这些老牌公募里熬资历,有意思多了。”
隐藏在民间的高手们,那些在各大论坛上指点江山,或者独自管理着数千万资金的“扫地僧”,也都被惊动了。
“陆寒的盘局我复盘过,那思路,简直了!要是能跟他学几招,少走十年弯路!”
“股权激励……这可比拿点死工资有盼头多了。”
各大金融机构的高层,则反应不一。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陆寒太过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国际市场是那么好闯的吗?索罗斯都折戟过,他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
“这是捧杀啊!年轻人一朝得志,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等着看他怎么栽跟头吧。”
也有人,则感到了深深的忌惮和威胁。他们敏锐地意识到,陆寒此举,不仅仅是扩张业务,更是在……“抢人”!
顶尖的人才,永远是金融行业最核心的资源。陆寒利用自己如日中天的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