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要让咱杯酒释兵权,把武将全打发去河西养老?”
“当年咱废除宰相,就是防着文官专权!”
“现在倒好,啊?”
“宋制?
是不是还要设个宰辅堂?
再建个枢密院?”
“让枢密院的武将见到宰辅大臣,
就得躬身道声'相公安好'?”
“是不是要让你们文臣……
骑在戍边武将头上作威作福!”
“再问一句:为国征战的不是好汉,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汉?”
“武将要升迁无门,还得跑到你们这些翰林学士门前,敲门当狗不成?”
老爷子一连串震怒的话音响起。
现在就算再傻的人也看出来了,皇爷是真动了气!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一时间,群臣惶恐万分。
逼得皇爷说出这些话,黄子澄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此时,黄子澄吓得脸色惨白,慌忙跪倒在地。
“臣绝无此意!绝无此意!”
“哼!”
老爷子却只是冷哼一声,再次看向群臣。
“你们心里那点歪心思,咱清楚得很!”
“咱不但知道,更明白你们在盼什么……”
“盼着像宋朝一样,文臣把持朝政。”
“让外头的武将都听你们的调遣,让咱这个皇帝坐得像个高高供着的菩萨!”
“不用说话,会喘气就行!”
“就像咱瞧见的大明后来那样,什么内阁首辅、次辅……”
老爷子神情狰狞。
“做梦!”
“有咱在一天,就只能是咱说了算!”
“外敌来犯,咱不听你们啰嗦,咱说打就打!”
“咱说不打,就不打!”
“同样!”
“藩王是咱的儿子……”
“咱的儿子,咱比谁都清楚。”
“要不是你们这些大臣,天天在咱孙儿跟前嚷嚷削藩削藩……”
“一连逼反五个藩王!”
“让皇帝和自己的亲叔叔离了心。”
老爷子骂着骂着,忽然转头看向皇子皇孙那边。
“允炆,你之前跟咱说过藩王权力大的事!”
“今天咱再告诉你一遍!”
“再告诉你一遍!”
“藩王只掌兵权,能私自调动的只有亲兵,调边军卫所必须朝廷下令!”
“此外,边军的粮草财政,每次都由朝廷运送。”
“朝廷管着他们的后勤!”
“藩王之间,自有节制!”
“只要做好皇帝,别把他们逼得像惊弓之鸟,推到对立面去。”
“比什么都强!”
说到激动处,老爷子猛拍一下桌子。
“今天,咱就在这儿定调!”
“以后谁也不准再提!”
“藩王镇守边关,咱九个儿子守着边疆!”
“咱当爹的放心!”
“标儿,你这当大哥的,放不放心?”
忽然,老爷子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朱彪。
这些年来,藩王之事愈演愈烈,他就要趁此机会彻底定下调子。
同时,他也记得大孙的嘱咐——不会把规矩定得太死。
朱彪连忙上前,“各位弟弟镇守边关,我这当大哥的自然放心。”
“好!”
老爷子大喝一声,又看向朱棣。
“老四,你会不会反?”
他目光如刀,这句话把朱棣吓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