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着栀子花香飘满录音棚,里面放了红枣和桂圆,是她早上五点起床煮的,怕太辣,还加了点红糖,现在喝刚好不烫嘴。
“成彦,快喝口姜茶,暖暖心——这三天你天天熬夜,我看你眼底都有青了,比拍夜戏还累。”
王阿姨把保温桶递到成彦手里,又转头对顾怀安说,“顾老师也喝点,你比成彦还拼,昨天陪她练到凌晨,早上又来调设备,比我家老头子上班还勤快——他天天七点起都喊累。”
周老拿着本线装书从茶馆前院走过来,书页有点卷边,是他常年翻的缘故。
翻到夹着密室团建门票的那页,他特意停了停——门票边缘有点卷,是他昨天晚上用重物压平的,还在门票背面用铅笔轻轻写了“密室团建,成彦顾怀安牵手”
,怕蹭掉,写得很轻,不仔细看都现不了。
他慢悠悠地说:“我刚才在前面听了一耳朵,这歌比我上次听的《老城》主题曲还贴角色——行业里有个冷知识,影视ep的‘角色贴合度’每高1o,播放量就能涨15,《老城》那贴合度8o,拿了年度影视金曲,你们这歌至少95,出去肯定火。”
他翻到书里夹着的乐谱,乐谱上有他用红笔标的批注:“‘风筝线没断’句,情感浓度+1o”
,“这歌词比剧本还细,‘风筝线没断’那句,比我演的‘父亲送子参军’还让人动情——我当时演那戏,还掉了眼泪呢。”
顾怀安走到成彦身边,手里拿着个黑色的u盘,上面用激光刻着个小小的“墨”
字,笔画刻得很深,摸上去有点硌手——是他昨天特意去文创店刻的,老板说“刻这么深费刀”
,他还坚持要刻,说“这是林墨的ep,每个笔画都要清楚,不能含糊”
。
“这是母带备份,”
他把u盘递给成彦时,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心,像在传递什么珍贵的东西,怕碰碎了,动作很轻,“刚才老周初步混了一版,你听听,要是有要调整的地方,我们再改——别跟我客气,这是你的歌,也是林墨的歌。”
他打开手机,连接上录音棚的音箱,熟悉的旋律在棚里响起,比监听耳机里更清晰,钢琴声像落在雪上的轻响,吉他声像林墨的心跳。
“这是我近年最满意的作品,”
顾怀安的声音比平时低了点,带着点认真,“不是因为音质好,是因为有你唱的林墨,有大家的用心——比任何商业ep都有意义,那些ep只想着赚钱,忘了音乐该有故事。”
成彦接过u盘,指尖攥着那个“墨”
字,刻痕硌着手心,却很踏实。
她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不是难过,是感动——想起第一次读《暗夜行者》剧本时,林墨还是个纸上的名字;拍第一场雨戏时,她还在琢磨“林墨的哭该怎么演”
;现在,她用歌声把林墨的故事唱了出来,还有这么多人陪着她,帮她完成。
她抬头看向顾怀安,刚好撞进他的目光里——他的目光从她的眼睛移到她手里的u盘,又慢慢移回来,眼里带着点温柔,像录音棚里的暖灯,裹着她的心房,比任何时候都觉得安稳。
“对了!”
陆岩突然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个直播平台的界面,他跑得太急,气喘吁吁的,额头上还冒着汗,“我刚才跟平台谈了,他们给了咱们黄金时段——晚上八点,刚好是大家吃完饭刷手机的时候!”
他把平板递给大家看,屏幕上显示着“推荐位:页banner”
,“上次那个小剧组是下午三点播的,还涨了5万粉,咱们这个点,肯定能涨1o万以上!”
他点开后台数据,“平台说,咱们这ep的‘故事性’很符合现在的用户喜好,比那些没营养的‘恋爱歌’有话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