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字梵音落定,不敬缓缓睁开双眸。
诵罢《法华经》的他,只觉灵台如被清泉涤荡,神清气爽。
眼前这幽深的大殿,仿佛也比方才入定时更清晰了几分,连那石像衣袂上的细微刻痕都似历历可见。
他起身,再次朝着那沉默千年的光武石像合十深施一礼,语带诚挚:“阿弥陀佛。
小僧于贵宝地诵经明心,收获良多,然则探寻之举,终究是扰了帝君清净。
万望帝君海涵,莫要降罪。”
礼毕,他最后深深望了一眼那石雕帝王,正欲转身离去,目光掠过其腰间佩剑之际,心头却蓦地一跳!
脑海中一闪而过一种模糊的“不对劲儿”
。
不敬立刻趋步上前,几乎将脸贴到那冰冷的石剑之上,凝神细察。
目光如炬,一寸寸扫过剑鞘、剑格、剑柄……终于,他的视线死死钉在了那剑格与剑鞘接壤之处!
问题就在这里!
这尊帝王石像,分明是由一整块上等青石浑然雕成,通体不见一丝拼凑接缝,巧夺天工。
然而,那柄作为配饰的石剑,其剑格与剑鞘的结合处,竟赫然存在着一道极其细微、却又无比真实的缝隙!
初时,不敬还以为是那匠心独运的工匠,为了模拟真实剑器剑刃入鞘的细微间隙,刻意雕琢出的逼真效果。
可方才借着诵经后愈清明的目力,凑近细观之下,他骇然现:这哪是石雕纹理?分明是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隙!
这一现,瞬间在不敬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如同被点燃的火焰,再也无法遏制。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石像再次合十,声音带着几分告罪,却也无比坚定。
“帝君在上,非是小僧有意亵渎。
实乃此番邙山迷雾重重,最近洛阳城因为此事已经沸反盈天,牵连甚广。
帝君此剑形迹蹊跷,恐为关键线索所在。
小僧斗胆,欲近前一探究竟。
若此举唐突冒犯,或有损帝君圣物,小僧愿在此帝陵之前,诵念《妙法莲华经》十日十夜,以赎其罪。”
言罢,他不再犹豫。
绕过神坛基座,果然在石像右侧后方找到一处隐蔽的台阶,可通至石像基座之上。
他轻身提气,悄然踏上基座,行至那尊伟岸石像身侧。
站定身形,他屏息凝神,右手缓缓伸出,小心翼翼地握住了那石像腰间佩剑的剑柄。
入手之感,颇为奇异。
这剑柄显然是依石像巨大手掌比例特制,极其粗壮,入手冰凉沉实,外裹一层早已变得坚硬如铁的小牛皮革。
单凭触感,实难分辨其内部是石是木。
不敬又俯身仔细查验剑鞘周身,指腹在每一处纹路、凸起上轻轻按压试探,并未现任何机关枢纽的迹象。
“看来唯有蛮力拔剑一途了。”
他心中默念,手上不再迟疑,运足腕力,猛地向外一拔。
“噌——!”
一声沉闷的摩擦声响起。
出乎意料的是,手中的剑竟轻若无物!
不敬这一拔几乎用上了七八分力气,却如同拔出了一根羽毛,巨大的力道落空,让他身体猛地一晃,差点一个趔趄从基座上栽下去!
他稳住身形,定睛看向手中之物,顿时目瞪口呆!
哪里是什么石剑?!
这分明是一柄通体由硬木雕琢而成的假剑。
更离奇的是,此木剑长度极短,目测只有那华丽石制剑鞘的三分之一长短,甚至比那粗大的剑柄还要短上一截。
造型更是简陋怪异,与其说是一柄剑,不如说更像一根粗制滥造的、带有剑柄形状的木楔子!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