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但远未达到其真正的收藏价值。
对于老刘这种不差钱又极度渴望的藏家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老刘眉头皱了起来,显然在权衡。
三千五,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他一年多的工资了。
但看着那版品相完美的猴票,他实在舍不得放手。
“三千…三千二!”
老刘还价道。
林烨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挣扎的表情,最后仿佛下定决心般:“刘老师,我看您是真心喜欢。
三千二就三千二!
就当交个朋友!”
老刘大喜过望,生怕林烨反悔,立刻起身去里屋拿钱。
很快,厚厚三沓大团结,外加两张一百的,放在了林烨面前。
“小伙子,点一点!”
林烨粗略看了一下,数目没错,便爽快地将猴票推了过去。
“刘老师,票是您的了。”
交易完成,两人都松了口气。
老刘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猴票,林烨则将钱仔细收好。
临走时,老刘还热情地送给林烨几本过期的集邮杂志,并嘱咐他以后有好东西一定先想着他。
走出文化馆宿舍区,傍晚的风吹在脸上,林烨感觉脚步格外轻快。
三千二百块!
加上之前剩下的一千多,他手里的现金已经接近五千元!
这在1983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第一阶段的资金积累,额完成!
他没有停留,立刻赶往下一个地点——市中心的百货大楼。
他需要将这笔“纸面财富”
,尽快变成实实在在的物资和家人的安全感。
在百货大楼,他开始了“扫货”
:
给父亲买了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林建国那块老旧的钟山牌早就该换了)。
给母亲买了一件时兴的的确良衬衫和一块柔软的羊毛围巾。
给妹妹买了一个漂亮的铁皮文具盒和一堆彩色橡皮。
又买了足足五十斤上好的大米、十斤猪肉、一大桶油,以及各种家里短缺的日用品。
当他大包小包、几乎像个小山一样回到家属院时,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邻居们羡慕、惊讶、探究的目光几乎要把他淹没。
王淑芬看着儿子买回来的这么多东西,又是高兴又是心疼钱:“小烨,你这孩子…咋买这么多…这得花多少钱啊…”
林建国看着手腕上锃亮的新手表,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知道,儿子走的不是寻常路,但他选择相信。
林雪则抱着新文具盒,高兴得又蹦又跳。
看着家人脸上真切的笑容,林烨觉得一切都值了。
这只是开始,他会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夜深人静,林烨将剩下的四千多块钱藏好。
他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反而更加冷静。
五千块,在这个年代是巨款,但放在他庞大的商业蓝图里,只是杯水车薪。
去深圳圈地,需要的是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资本!
而且,他今天如此高调地“消费”
,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林国栋那边或许暂时不敢动,但其他人呢?比如,那个被自己空口白话吓住、但肯定心存怨气的厂长李有才?
风浪,恐怕很快就要来了。
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又感受了一下贴身藏着的黑色石牌那沉静的气息。
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无惧任何挑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他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快启动第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