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沈淮跟他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家里的醋,不止卖给染坊,还卖到酒楼食肆去。
醋渣的利用率,更是高达百分之五十,增加不少创收。
比如醋渣磨成粉,添加艾草制成的驱蚊香线,很受老百姓欢迎。
添加薄荷制成的清新剂,同样卖得不错。
主要是价格便宜。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醋渣沤成的肥料,还能低价卖给地主。
主打一个彻底利用,挥最大价值。
逛完作坊,沈淮去了缓坡。
缓坡的桂花树郁郁葱葱,枝头的花苞散出浓郁的味道。
树下或者大石头上,放置着蜂箱。
后面的两座山,全部种草果,山脚则是种了不少花。
“三郎你知道吗,自从你去了国子监,咱家种的菖蒲身价都涨了。
原本卖六文一株,现在能卖到六十文,若是盆栽,价格还能翻上一翻呢。”
说起这个,沈杏就很高兴,“姐夫朋友多,给我们介绍了不少生意。”
“大姐的铺子,生意如何?”
沈淮问。
“挺不错的,小月芽天天往铺子跑,把自己都吃胖了。”
想到小月芽白白嫩嫩,肉嘟嘟的样子,沈淮嘴角抑制不住的往上扬。
原来是个小吃货!
“对了,前两天刚收了一茬蜂蜜,正好留给你带回京城。”
沈杏说,“蜂蜜是好东西,送给上峰或者谢大人他们,也不会显得寒酸。
准备入秋了,喝蜂蜜水可生津润燥。”
沈淮点点头。
这次回来,他现二姐变了。
怎么说呢,以往这种事情,都是大姐交代的,如今大姐嫁人了,这事就变成了二姐。
但是,丝毫没有违和感!
“要去田里看看吗?”
沈杏看向沈淮,“你以前去看的那块荒田和山头,爷爷全部买下来了,并划三十亩为族田。
去年请人在山上种了果树,田里种了一茬豆子和一茬油菜。
明年开始种旱稻。
咱家的果渣沤出来的肥,肥力挺不错的,再养一两年,就跟普通田没区别了。”
姐弟俩一边聊天一边往岔路方向的田走去。
印象中,这里是一大片荒田,只有岔路口的一小块有人种豆子,山上也是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木,溪水都断流了。
如今看去,一片绿色。
山上的树苗不高,长势却很好,田里种有不少菜。
看上去一片生机。
“花了不少钱吧!”
沈淮语气肯定。
“请了五六十人,搞了将近三个月。”
沈杏说,“叔公知道我们买了这片地,愁得睡不着。”
主要是没水!
种果树都费劲,更别提种菜种水稻了。
好在去年雨水多,种下的果树活下七八成,溪水也开始有点水了。
“山顶种的是什么?”
沈淮见树苗不一样,问道。
“是枣树。”
沈杏看着对面的山顶,“枣树耐旱,根系又强,种在山顶不仅能保护土壤,还能收枣,一举两得。”
“爹的主意!”
沈杏点点头。
山顶种枣树,中间种桃树梨树,山脚种柏树。
两人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路上,沈淮问,“赵三斤是爷爷相中的?”
沈杏轻轻点头,“爷爷说赵三斤勤快能干,人也没什么心眼,适合做上门女婿。”
提起未婚夫,沈杏没有半点羞涩。
“那二姐自己的想法呢?”
“我是要做家主的人,合适就行。”
沈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