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二姐,的婚期定下来了吗?”
“定下来了,是十月初三。”
沈杏说,“姐夫从京城回来的时候跟我们说,若是到六月还没收到你的信,就让我们看着办。
我们没收到你的信,便以为你没有假期,到了七月初六,爷爷和爹就去赵家商量婚期了。
日子定在十月初十。”
改期的话,沈淮说不出口,可若是错过了二姐的大婚,他又觉得遗憾。
“二姐,我……”
“三郎不用自责。”
沈杏打断沈淮的话,“你考中进士,当了大官,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
大婚那天,你不在的话,确实会有点小遗憾,但我更希望你有个好前程。”
大家也只会遗憾,状元郎为什么那么快回京。
沈淮心里沉甸甸的,总觉得亏欠家里太多。
黄氏是希望沈淮能参加沈杏的大婚的,于是提议道,“要不……把婚期提前到月底?
半个月的时间,应该来得及。”
沈继业有些迟疑,“时间是来得及,就是有些仓促。”
婚期提前,有些委屈女儿,若是不提前,儿子又没法参加。
“仓促点倒是没什么,就怕没有吉日。”
沈杏说。
沈七刀立马翻开黄历,按照赵三斤和沈杏的八字去找。
林氏见他找了许久没动静,催促道,“看得怎么样了?月底那几天有好日子吗?”
沈七刀正好看到一个吉日,“有一个,是月底的最后一天。”
“那就定在月底。”
沈杏决定道,“爷爷,你再看看办进士宴的日子,看好了,到时候一起下帖子。”
至于赵家是否同意改期,沈杏完全不担心。
她相信,赵家比她更希望在大婚上看到三郎。
沈七刀继续找日子,“后天适合祭祖,祭祀后的第三天,适合办状元及第宴。
再过七天,办杏丫头的婚宴,时间完全来得及。”
沈淮还是觉得婚期有些赶,“爷爷,提前这么多天,会不会太赶了?”
太赶的话,有些东西来不及准备,缺这少那的,终究不完美。
也委屈了二姐。
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匆匆忙忙的,他担心二姐会留下遗憾。
“只要银子到位,别说半个月,三天都能搞定。”
沈杏底气十足,“三郎就放心吧,该有的流程一样不会少。”
“我是担心时间太赶了,细节不到位,委屈了二姐。”
“你在我便不委屈。”
沈淮笑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沈家的执行力一向不错。
第二天,沈七刀和沈继业立马召集族人,商量祭祖事宜。
沈淮则是跟着沈杏去了作坊。
如今的沈家作坊,扩建了酒坊和醋坊,缓坡旁边的两座山头也被沈家买了下来。
两年前,沈家花五十两买翠花爹的酿酒技术,并将桃仙醉(桃子酒)外包给翠花酿。
沈家一共有十二种酒类。
其中梨花白和青柚凝最好卖,外包给翠花,主要是翠花酿酒技术比他爹还要好一丢丢。
至于她弟弟翠果,完全没继承到,就连豆腐都做不好。
翠花爹没办法,只好给翠花招上门女婿。
现在翠果有了儿子,翠花爹想培养孙子,一边防着女婿偷师。
目前沈家酿酒最好的是沈河,酿酒这块他负责,两位族叔给他打下手。
醋坊由刘达掌柜打理。
这人是沈淮当年去京城时,沈继业和沈七刀去郡城买回来的。
他媳妇负责厨房事务。
能力很不错,许多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