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体力。
"
"
哼,故弄玄虚!
"
张队正一脚踢飞竹片,"
没有柴火怎么煮水?难道要弟兄们拆了帐篷烧?"
这话戳中了要害,士兵们顿时议论纷纷。
王审知早有准备,转向李百夫长派来的亲兵:"
请李百夫长调拨二十捆柴火,就说是主将特批的防疫物资。
另外告诉弟兄们,松针、干草都能当燃料,不一定非要用木柴。
"
亲兵领命而去,张队正脸色铁青却作不得——主将的命令他还不敢公然违抗。
王审知拾起被踢散的竹片,突然有了主意:"
阿福,帮我把这些竹片用麻绳串起来,挂在每个营帐门口当帘子。
这样进出都能看到,记得也方便。
"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军营,士兵们惊奇地现,所有营帐前都挂着串起的竹片。
识字的士兵念出上面用炭笔写着的《卫生三则》,不识字的则看着图画比划。
更令人惊讶的是,每个水井旁都站着两个佩戴"
卫生兵"
标识的辅兵,他们都是从各队抽调出来的识字士兵,专门负责监督饮水卫生。
"
这是王三郎弄的?"
"
听说喝了那水真的不拉肚子了!
"
"
俺家婆娘以前也说过生水喝不得,可惜那会儿没人在意"
议论声中,质疑渐渐变成好奇。
王审知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台上,看着卫生措施像涟漪般在营地扩散,突然明白自己这个文科生的真正武器不是具体的医学知识,而是将复杂事物简化传播的能力。
午时三刻,李百夫长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
明远,军医刚统计完,中军新增病患果然少了一半!
重病号也有好转的迹象。
"
他突然压低声音,"
但刘队正把给各队的柴火都扣下了,说是要优先供应前线将士做饭。
"
王审知并不意外,他从怀中掏出两张纸——这是他用最后一点带来的现代纸张写的《防疫物资申领单》和《卫生成效日报表》:"
请百夫长帮我呈给将军。
"
他特意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标注关键数据,还画了简单的折线图,让识字不多的王绪也能一目了然。
李百夫长接过纸时愣住了——上面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用红蓝线条画出的简单图表,清晰显示出实施卫生措施前后的病患对比。
"
你这是"
"
让将军看明白,这点柴火能换回多少战斗力。
"
王审知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队伍,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却掩不住疲惫的神色,"
告诉弟兄们,今晚我教大家用松针和干牛粪代替柴火,煮沸水同样有效。
这是北地游牧民族的法子。
"
夕阳西下时,王绪的命令终于传来:各队按中军标准挖掘厕所,防疫物资由李百夫长统一调配。
当王审知带着士兵在营地边缘挖掘公共厕所时,刘队正突然带着人马来袭:"
王三郎,你竟敢克扣军粮?"
"
刘队正何出此言?"
王审知放下铁锹,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
哼,有人看见你把盐巴偷偷运给李百夫长的人!
"
刘队正一挥手,"
给我搜!
"
士兵们正要动手,却被李百夫长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