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大炮谈完,已是晚上十点一刻。
整个董事长办公室,只剩下林远一人。
但他却毫无睡意。
孙大炮带来的江钢项目,汉斯的积极加盟,这两份接踵而至的级大礼,让他那本早已习惯了大风大浪的心,也忍不住狂跳了起来。
他在想,或许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工业格局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他不能等,也等不起。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直接拨通了王海冰的号码。
电话响了一声,就被接了起来。
显然对方也还没睡。
“老王,”
林远的声音带着一股兴奋劲,“通知下去,明天上午九点,在一号保密会议室召开关于工业互联网的专题会议。”
“所有特种bg和平台bg的核心技术负责人,必须参加。”
“另外,”
他顿了顿,“你立刻以我的名义向大江创新的汪韬,一封会议邀请函。
告诉他,我需要他以及他手下的飞控系统和机器人算法专家,明天一早飞来江州参加这次会议。”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江南之芯集团,一号保密会议室,座无虚席。
王海冰、张明、周教授……所有集团内部的技术核心悉数到场。
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叠项目资料。
而在会议桌的另一侧,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正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十指如飞地敲击着代码。
他就是被林远一封鸡毛信,连夜从深城请来的大江创新的创始人,汪韬。
在他的身后,还坐着三位同样气质精悍,眼神锐利的技术专家。
他们就是大江创新那支让全世界都为之侧目的顶级机器人与ai算法团队的核心。
林远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志们,朋友们,”
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客套,“今天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那就是,如何将我们手中的启明芯片,插上工业4o的翅膀。
为我们国家打造一颗强大自主智能的工业之心。”
他站起身走到电子白板前,将孙大炮那份《工业之心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核心架构图,投射了上去。
“项目的情况,大家会前都已经看过了。
江钢集团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完美的试验场景。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已经非常清晰。”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几个大字。
“全栈式解决方案”
“我们今天这个会就是要明确,我们这个所谓的全栈式,到底要怎么栈?我们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团队,在这当中到底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我将整个项目,拆分成了四个大的集群,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第一集群,主攻工业级芯片与模组。
总负责人,王海冰。”
“老王,”
林远的目光落在了王海冰的身上,“这是整个工业大脑的神经末梢。
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所有上层建筑的基石,我给你的任务有三个。”
“一是定义并研启明-i系列工业级芯片。
我需要你立刻从特种bg,抽调一个精锐的小团队,在现有的启明一号基础上,针对工业场景的极端环境,进行全面的强化设计。
具体详细指标要求,你看下手中资料。”
王海冰看了资料上的详细参数,暗暗咋舌。
工作温度:-4oc至125c的工业宽温标准。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tbf,必须过1o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