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研的固态光相控阵激光雷达。
而且成本只有对手的十分之一,体积只有百分之一。”
“五年后,当友商还在为硅基芯片的散热和功耗焦头烂额时,我们联盟内部的高端产品,都已经用上了我们自己设计的光互联网络,其内部数据传输度将是现有技术的上百倍。”
林远画的这个大饼,不得不说非常非常的诱人。
汪韬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干。
如果林远真能实现他画的大饼,到那时候所谓竞争将变得毫无意义。
他们对竞争对手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还有吗?”
汪韬有点迫不及待了。
“第三步标准制定,当我们的人才壁垒已经形成,当我们的技术闭环开始高效运转,联盟成员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代际领先;当我们的专利池里,已经储备了上千项的核心专利时。”
“我相信,那时通用可编程的光子中央处理器,也将在我们手中诞生。”
“而那一刻,”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汪韬,一字一句地,说出了最终的目标。
“我们将有机会定义整个信息世界的底层逻辑。”
三步走,环环相扣,逻辑闭环。
一个以离岸实验室为支点,以人才设备为杠杆,以技术反哺为闭环,最终旨在撬动未来的宏伟蓝图,清晰地呈现在了汪韬的面前。
汪韬久久没有说话。
他只是呆呆地林远。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了。
这个男人,为他准备的大饼真的太具诱惑力了。
说实话,林远非理工科出身,他本身就是个半瓶子醋。
若谈技术,忽悠一下外行,那是头头是道。
可是若遇到行业专家,尤其是像汪韬这样的大佬,他那一知半解的三脚猫水平,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但是林远也有他的优势,他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聪慧,经常偷偷恶补需要用到的各类知识,囫囵吞枣,先通读学习一遍,再结合商业运作的实操,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于是他活生生把自己也逼成了半拉专业人士。
他比专家懂商业,比商人懂技术。
田忌赛马,取长补短。
“很好,很好!”
良久之后,他才出感叹。
林远闻言,笑了。
他知道,汪韬已经彻底接受了这个计划。
“合作愉快,汪主席。”
“合作愉快。”
汪韬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