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郑宏图都算的上半个专家。
“这就是问题所在!”
郑宏图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在这些性命攸关且不容有失的领域,稳定和可靠,是压倒一切的铁律!”
“几十年来,从军工院所的工程师到大型国企的总工,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国外的芯片和系统。
他们所有的设计图纸、所有的操作流程、所有的维护手册,都是基于那套成熟的体系建立起来的。
你现在让他们换成你的‘启明一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他们要把几十年的经验全部推倒重来!
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所有因为替换而可能产生的未知风险!
意味着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就要掉乌纱帽,甚至要上军事法庭!”
“你告诉我,谁愿意冒这个风险?谁敢冒这个风险?”
林远感到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第一次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以为只要产品做出来了,靠着一纸行政命令,就能顺利地推行下去。
但他忽略了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惯性思维以及对风险的本能的恐惧。
“所以初步的技术壁垒被打破,并不代表我们能赢到最后。”
“更何况……”
郑书记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些靠着做国外芯片代理,赚得盆满钵满的买办们,会眼睁睁地看着你砸了他们的金饭碗吗?”
“他们会在每一个环节,给你制造障碍。
他们会收买你的客户,散播你的谣言,甚至不惜制造一些意外事故来证明你的国产芯片就是不稳定、不可靠的代名词!”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寂静。
林远感觉自己的心脏突突跳的厉害。
他终于明白,郑书记今天找他谈话的真正目的了。
“那……书记,我该怎么办?”
林远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迷茫。
看着眼前这个刚刚还意气风,此刻却面色凝重的年轻人,郑宏图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孺子可教。
他最怕的,就是林远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头撞死在这堵看不见的墙上。
“办法当然有。”
郑宏图重新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要想打破层层壁垒,行政命令是下策,商业推广是中策,只有一样东西是上上策。”
他看着林远,缓缓地吐出了四个字:
“树立标杆。”
“你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愿意第一个吃螃蟹且具备巨大行业影响力的标杆客户。
然后集中你所有的资源帮助他完成国产化替代,打造出成功的样板工程!”
“只要这个样板立住了,它的示范效应就会快铺开。
到时候,不用你去推,那些还在观望的客户,自己就会找上门来。”
“这个道理我懂。”
林远立刻明白了郑书记的意图,“可是就像您刚才说的,谁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的,第二件事。”
郑宏图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份用牛皮纸袋密封的、印着“绝密”
字样的文件,递给了林远。
林远怀着满腹的疑惑,打开了那个文件袋。
当他看到文件第一页的标题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文件标题,只有寥寥几个字:
《关于“远望号”
系列航天测量船控制系统全面升级暨自主可控试点方案》
“远望号?”
林远的心脏,猛地狂跳了起来。
那不是共和国的骄傲,那支承担着所有卫星、飞船、空间站海上测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