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回不下林子不趟河,往那老金沟的坑道里走一遭。
那里的故事,沉甸甸、黄澄澄,带着金子的分量和……人心的分量。
这个故事,是我太姥爷那辈儿“闯关东”
淘金时传下来的,关于那能迷人眼、摄人魂的——“金子精”
。
---
早年间,黑龙江畔有个叫“胭脂沟”
的金矿,那真是“金子多得用马勺舀”
。
四面八方来闯关东的汉子,都聚到这里,钻到那暗无天日的坑道里,做着“一锹挖出个金娃娃”
的梦。
这群汉子里面,有个山东来的后生,叫李满仓。
人如其名,就盼着能装满粮仓,光宗耀祖。
他年轻,力气足,肯下死力气,但也像所有新手一样,心里烧着一把旺火,恨不得立马就挖出狗头金。
他的把头是个老矿棍,人都叫“赵老蔫儿”
。
赵老蔫儿话不多,脸上褶子比矿道还深,眼里总带着点看透世事的浑浊。
他常念叨一句:“金子这玩意儿,通人性。
你命里有,它找你;你命里无,你找它,它就要你拿东西来换。”
至于拿什么换,他从不细说,只是吧嗒吧嗒抽他的旱烟。
李满仓只当是老头儿吓唬人的,没往心里去。
这天,李满仓的镐头下去,“当”
一声脆响,不是石头声!
他心头狂跳,扒开泥土,眼前金光一闪——一块巴掌大、形状活像个小脚老太太的金疙瘩,静静地嵌在岩层里!
“狗头金!
我挖着狗头金啦!”
李满仓的欢呼声响彻了整个坑道。
工友们围过来,眼睛都被那金光映红了,羡慕得直咂嘴。
可赵老蔫儿挤进来一看,脸色“唰”
地就变了。
他一把拉住李满仓的胳膊,声音又低又急:“满仓!
这‘金姥姥’动不得!
快!
照原样埋回去!
磕头,走人!”
李满仓正在兴头上,哪肯听?“把头,您老糊涂了?这可是真金白银!
够我回山东买几十亩好地,起大屋了!”
赵老蔫儿急得直跺脚:“这玩意儿是‘金子精’!
它成了人形,就是来考验贪心人的!
你拿了它,它跟你回家,吸的不是你的财气,是你的人气儿!
要折寿的!”
李满仓只觉得老头儿是眼红,梗着脖子不理,小心翼翼地把那“金姥姥”
撬下来,紧紧捂在怀里,当夜就揣着它离开了金沟。
他确实达了。
回到山东老家,卖了“金姥姥”
,置了良田,盖了青砖大瓦房,成了方圆百里都有名的李员外。
他娶了最漂亮的媳妇,顿顿吃香喝辣。
可怪事,也跟着他回了家。
先是身子骨不得劲。
在矿上能扛两百斤的汉子,现在走几步路就喘。
夜里总睡不踏实,老觉得有个小脚老太太在炕沿边走来走去,还能听见“窸窸窣窣”
数铜钱的声音。
请了多少郎中,吃了多少补药,就是不见好,人反而一天天干瘪下去,像棵被抽干了水分的树。
他媳妇也开始做噩梦,说梦里总有个金黄脸皮的老太太,阴恻恻地盯着她,问她:“拿了我那么多,什么时候还啊?”
家业是越来越大,可李满仓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心里却一天比一天空。
他忽然明白了赵老蔫儿那句话——“要你拿东西来换”
。
这换的不是别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