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班的成员。
他们也都留在这里?
赵天鹏点头:戏班散了,大家无处可去,就都留在这儿陪我了。
这时,一个穿着旦角戏服的女子飘然而至:班主,时辰到了,该上场了。
赵天鹏对李哲拱手:先生既然能看见我们,就是有缘人。
可否赏光,看我们唱完这出《锁五龙》?
李哲还没来得及回答,锣鼓声已经响起。
戏台上顿时热闹起来,生旦净末丑各就各位,一场跨越阴阳的大戏开演了。
他看见赵天鹏扮演的单雄信被押上刑场,唱到那段着名的大吼一声绑帐外时,声音高亢入云,再没有当年的力不从心。
其他演员也都全情投入,唱念做打,一丝不苟。
就在单雄信即将被斩时,异变突生。
戏台四周突然阴风大作,那些演员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不好!
赵天鹏惊呼,天快亮了!
李哲这才现,东方已经泛白。
戏台上的身影越来越淡,锣鼓声也渐渐远去。
先生,赵天鹏的身影已经开始透明,帮我们个忙把我们的骨灰撒在戏台上让我们真正唱完这场戏
第一缕阳光照进山谷时,戏台上已经空无一人。
只有李哲还站在原地,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小的骨灰坛。
回城后,李哲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找到了永盛班后代的下落。
原来戏班解散后,班众将赵天鹏和几个主要演员的骨灰收殓,一直存放在一个旧戏箱里。
经过多方奔走,李哲说服了他们的后人,在一个月圆之夜,带着骨灰回到了古戏台。
当他把骨灰轻轻撒在台板上时,夜风中又响起了那熟悉的锣鼓声。
这一次,他看见赵天鹏带领着整个戏班,在月光下完美地唱完了整出《锁五龙》。
唱罢,赵天鹏对着李哲深深一揖,身影渐渐化作点点流光,消散在夜空中。
其他演员也依次行礼,随之而去。
从此,古戏台再没有传出过诡异的唱戏声。
李哲将这段经历写进论文,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戏台进行了修缮。
如今,这里成了戏曲爱好者的圣地。
每年赵天鹏的忌日,都会有戏迷来此唱上一段《锁五龙》。
老人们说,这时总能感觉到,好像有一整个戏班在暗中帮腔。
古戏台幽幽,唱不尽人间悲欢。
那些执着的身影,不是冤魂不散,而是对艺术的最后坚守。
每当月圆之夜,细心的人还能在戏台上看见一些模糊的脚印,仿佛永盛班刚刚谢幕,转身走进了历史的长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