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真的还有一丝痛苦和无奈。
“所以,”
老和尚继续道,“它们找替身,并非针对某人,而是任何一个符合‘条件’(如时运低、阳气弱、或像这位小施主般主动进入其领域)的活人。
你挣脱了,是你的造化,也是它机缘未到。
但它的苦,并未结束,仍需在那冰冷黑暗中等待下一个……唉。”
王满囤他爹忍不住问:“大师,难道就没办法帮帮它们吗?非得这样害人?”
老和尚道:“有,但很难。
一是大德高僧或有道之士,做法事度,但其怨气执念若太深,度亦难。
二则是……极其罕见的,‘替身’自愿牺牲,且心怀慈悲,愿代其受苦,但这几乎不可能。
三是靠其自身在漫长岁月中,怨气慢慢消磨,或有其他机缘。”
他看向王满囤:“小施主此次能逃脱,一是自身阳气尚足,二是那桃木符确有辟邪之效,扰了它的‘法’。
但更重要的是,你心中无太大恶念,那水鬼的怨气未能完全侵蚀于你。
须知,恐惧与绝望,亦是它们的食粮。”
老和尚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王满囤心中。
他不再仅仅觉得那水鬼可怕,更觉得它可怜。
那是一个被困在冰冷与黑暗中的灵魂,为了解脱,不得不去伤害他人,陷入永无止境的轮回。
自那以后,王满囤有时会瞒着家人,在黄昏时分,远远地朝回水湾的方向扔些食物果子,心里默念几句佛号,不是祈求保佑,而是希望那个(或那些)困在水下的灵魂,能少些痛苦,早日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
他甚至幻想过,会不会有一天,出现老和尚说的第二种情况,有一个真正慈悲无畏的人,能打破这个残酷的循环?
这的故事,渐渐在屯子里传开。
它没有消除人们对回水湾的恐惧,却给这份恐惧,蒙上了一层悲悯的色彩。
人们依旧告诫孩子远离危险水域,但私下里谈起,不再只是咒骂水鬼恶毒,也会叹息其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