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反手握住安陵容的手,道:
“妹妹思虑周全,此事,我必尽力周旋。”
隔了一日,甄嬛侍奉笔墨于勤政殿时,见雍正批阅奏折间隙,正望着窗外雪景出神,神色间确有几分挥之不去的疲老之态。
她适时奉上一盏参茶,柔声道:
“皇上操劳国事,也当顾惜圣体。
臣妾瞧着园中雪景甚好,倒想起一桩喜事,或可为您添些喜气。”
雍正接过茶,示意她说下去。
甄嬛娓娓道来:“臣妾小妹玉娆,与慎贝勒婚期原定在年后。
只是昨日臣妾去给太后请安,见太后对着窗雪还念叨着儿孙绕膝之乐,盼着宗室里多些热闹喜庆。
臣妾便想,若能借玉娆与慎贝勒的婚事,在年前办一场热闹,或许这冲喜的祥瑞,能上感天和,佑太后娘娘凤体早日安康。
此乃臣妾一点私心愚见,不知是否妥当,还请皇上圣裁。”
雍正沉吟片刻,想到太后的病况,又念及允禧确实年岁渐长,早日成婚开枝散叶也是好事,便点了点头:
“难为你一片孝心。
冲喜之说虽属民间,但若能安皇额娘之心,亦是功德。
便让内务府和礼部重新拟个近前的吉利日子,将婚事办了吧。”
甄嬛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躬身谢恩:“臣妾代玉娆,谢皇上恩典。”
礼部重新拟定的吉日确实是个吉日。
晴雪初融,暖阳高悬。
澄澈的阳光照在未消的积雪上,折射出细碎晶莹的光芒,连空气中都带着清冽的甘甜,是极好的天气。
慎贝勒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车马簇簇,一派皇家婚仪的煊赫与喜庆。
甄嬛作为玉娆的长姐,特恩准出宫观礼。
而安陵容则奉旨,代皇上与皇后,前来颁赐恩赏,以示天家对这位年轻贝勒婚事的重视。
两位宫中最尊贵的妃嫔同乘一辆八宝璎珞车驾,华盖巍巍,仪仗森严,在侍卫与内监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出了宫门。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出辘辘的声响。
车内暖意融融,甄嬛眉眼弯弯,透着由衷的喜悦。
她亲昵地拉住安陵容的手,语气里满是轻快:
“陵容,我可真高兴!
盼了这么久,总算能看到玉娆风风光光地出嫁了。”
安陵容也笑得舒展,指尖轻轻点了点甄嬛的掌心:
“我晓得姐姐高兴,从昨儿个起就见你嘴角没下来过。
玉娆妹妹觅得良缘,又是皇上亲自下旨嘉许,这是天大的喜事,合该高兴。”
甄嬛笑着,身子不自觉地往安陵容那边靠了靠:
“当年我们一同入宫,坐在马车上,那时心里还揣着些紧张。
如今倒好,咱们能一起坐车出来,还是为了玉娆的喜事,这心里啊,只觉得有踏实又暖和。”
安陵容闻言,眼神愈柔软,打趣道:
“身边坐着的是姐姐,我更是高兴得紧。”
她说着,从身边小几上的攒盒里拈起一块精巧的糖缠果饵,自然地递到甄嬛嘴边,“姐姐尝尝这个,甜而不腻,正好应景。”
甄嬛就着她的手吃了,点头道:
“嗯,是甜。”
她顿了顿,看着安陵容,“说起来,咱们能这样一同出宫,抛开那些繁琐宫务,真像寻常人家的姐妹一样。”
安陵容也轻轻倚向甄嬛,两人肩挨着肩,头几乎要靠在一处。
“待会儿见了玉娆,咱们可得好好看看她,新娘子定然是最美的。”
“那是自然,咱们的妹妹,什么时候都是顶好看的。”
她们就这样一路说着体己话,驶向贝勒府。
贝勒府鼓乐喧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