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于东头也没抬,语气里带着难掩的疲惫。
门被轻轻推开,选角导演脸色难看地走了进来,手里攥着一份演员接洽名单,脚步都有些发虚:“于总,各位领导,有个情况得跟大家说一下……”
“什么事?”
于东终于抬头,可看到对方的神情,心里却莫名一沉。
选角导演咽了口唾沫,声音艰涩:“我们联系了《红海行动》的原班人马,想邀请他们回归……可全都碰壁了。
张毅、黄景瑜那边直接说档期排满了,连试镜的机会都不肯给。
还有咱们最钟意的张涵宇,他的经纪人说得很直接,说他已经进了《三体》的组,签了排他协议,根本没法接其他项目。”
旁边的制片组负责人猛地站起身,声音都变了调,“提高片酬都不行?我们可以等《三体》拍完……”
选角导演苦笑一声,“《三体》公布的拍摄周期是一年,我们等不上的。”
于东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可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似的,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原班人马不能回归,这就意味着,后续想蹭《红海行动》的噱头时,营销绝对得大打折扣。
对《蛟龙行动》而言,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选角导演见没人说话,又追问了一句:“各位领导,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你先出去吧,我想一想。”
于东挥了挥手,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清。
选角导演点点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死寂,比之前更甚。
十多分钟后,于东掐灭了手里的烟,重新坐直身体,敲了敲桌子:“先开会,解决掉选角的问题再说。”
宣发主管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焦虑:“于总,原班人马找不回来,没有熟悉的面孔,观众的情怀共鸣就没了,前期预热都不好做。”
制片主任皱着眉:“现在这情况……要不咱们放宽标准?找些演技还行、价格不贵的中生代演员?”
“不行。”于东立刻否决,“中生代没流量,话题度上不去,现在《三体》的热度这么高,咱们的演员阵容要是没看点,根本没人关注。”
“那……找流量?”有人试探着提议,“现在几个顶流的档期好像有空,虽然演技差点,但人气高啊,光靠他们的粉丝就能带起一波热度。”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议论起来。
“可流量演员的口碑太差了,之前多部电影就是因为用了流量,被骂得票房扑街,咱们会不会步后尘?”
“骂总比没人看强吧?《三体》占了‘实力’和‘IP’,咱们只能靠‘热度’死磕了,只要演员有话题,上映前炒一波、发点路透,总能吸引路人进影院。”
“我赞同,而且流量的商务资源多,能拉到赞助,多少能分摊点成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演技风险”聊到“热度收益”,从“粉丝盘大小”算到“宣发成本”,越讨论越觉得“找流量”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于东听着大家的发言,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着烟。
最终,他重重一拍桌子:“应了,就这么定了,原班人马找不回来,那就主攻流量和高人气演员。
不管是顶流偶像,还是近期有爆款剧的上升期艺人,都去接触,选角标准先放一放,首要目标是‘有热度、有话题’。”
他顿了顿,眼神里带着一丝决绝:“宣发部这边提前准备,演员一敲定就立刻铺通稿,炒CP、造梗、拉踩对比……用尽一切办法把热度炒起来。
上映前必须让《蛟龙行动》的名字,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