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都是能利用万民的,不能简单的以阶级和体制而论,所谓的民心向背,都是可以被引导的。
在各种原因影响下,哪怕佃户们需要交七成以上的地租,但他们依然心向豪族。
即便佃户们听说了青州的官屯佃户只需要交很少的租,有各种退租政策,他们也不会相信。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和印象中,如果田租低,往往意味着其它麻烦多……
比如青州和彭城的官屯佃户会在农闲时参与治水——其实这不是劳役,参与治水可以退田租,还能挣工钱。
刘备这边向来是用雇佣方式做这些基础建设的,会不断的修路修堤修医院,用基础建设增加工作岗位。
但在其他地方的人眼里,这必然属于强行征发去送死的残酷苦役,因为他们只见过强征苦役……
其实现代也一样,国与国之间的认知障碍,如果没有亲身体会是很难打破的。
关羽面对的就是这种局面。
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状态确实很难搞,官员收不到税也做不了事,而各豪族真的没犯法,又不能过度激发佃户的仇恨引起大规模民变,且佃户们是支持河北豪族的。
……
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适合的路数也是不一样的。
擅谋则用谋,擅政则用政,擅武则用武——这世上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适合刘备的方式,是从人性下手,一切都是势。借势除掉与自身利益冲突的群体,为其它群体创造利益,制造利益增量去对冲负面影响,使别人的利益与自己同步。
而关羽就不一样了。
关羽的思维一向简单直接,他的武艺也很简单直接,以力破巧,以快打慢,没有巧,甚至没有招式,能一击制敌就绝不会用两刀。
关羽知道,自己学不会大兄的路数。
适合自己的才是道,旁人可以引导,可以解惑,却无法直接传授,也无法模仿,得靠悟。
所以关羽前段时间一直头疼,这玩意不好悟啊……
而最终给关羽指引方向的,还是秀娘。
秀娘目前是医务总督,一直在各地建设医馆,眼下青州每个郡都有‘大汉某郡医馆’,也就是官方医院。
靠一个人很难达成医治十万人这种目标的,但到处建设医馆,却能很快实现她的理想。
除了西河医馆之外,清河医院是建得最早的——就建在张角的墓地上。
秀娘去巡查清河医院的时候,见关羽为难,便问了关羽一句:“夫君可还记得当年之约”
关羽愣了愣:“医治十万人之愿如今看来……或许已经达成了”
“不是我,是你……”
秀娘模仿当年关羽的样子叉着腰比划:“当年你说,要驰骋天下,打得天下皆服……”
关羽笑了:“是啊……我还没兑现承诺呢。”
秀娘问道:“现在河北有人不服号令,是因为你打不过吗”
“当然不是,是不能随意出兵啊……”
关羽解释道:“若打仗便可安定河北,我早就打了……”
河北目前没有人举旗反叛,各家豪族本身也没啥动静,但豪族们‘收留’的那些佃户却会对抗朝廷。
单靠战场决胜是不够的,若是强行征服,只会留下一地废墟和无数心怀仇恨的难民。
即便打赢了占领了地盘,但人心不服,遍地狼藉,必须长期驻兵压制叛乱……既拖累兵力,又无法创造价值,还会面对长年累月的抵抗,实际上是负资产,不如不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