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然的猫眼。
黄的、绿的、蓝的、异色的……流浪的、家养的……各式各样的猫开始向它靠拢。
司通开始了它的“部署”
。
它用最原始的肢体语言和气味标记,向这些猫传递着信息:那些穿着皮袍、浑身散着浓烈羊膻味和汗臭、行为粗鲁的外来者(突厥人),是“敌人”
。
它们活动的区域,特别是那些突厥使者、密探可能频繁出入的馆驿(如鸿胪寺客馆)、酒楼(如西市胡商聚集的“波斯邸”
)、妓院(如平康坊北里),是重点“监视”
区域。
于是,一幅奇异的景象在长安城上演。
每当有突厥使者或疑似密探模样的人出现在街头巷尾,总会有几只,甚至十几只猫,“不经意”
地出现在附近。
它们可能懒洋洋地躺在墙头晒太阳,可能在垃圾堆旁翻找食物,可能互相追逐嬉戏打闹……看起来与寻常无异。
然而,它们那看似漫不经心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时刻锁定着目标的一举一动。
它们的耳朵微微转动,捕捉着每一句交谈(尽管听不懂内容,但能分辨语调和情绪)。
它们的鼻子翕动,记忆着目标身上独特的气味轨迹。
夜晚,则是猫群活动的高峰。
司通如同一个暗夜的将军,蹲踞在秦王府一处隐秘阁楼的窗台上。
这里成了临时的“情报中转站”
。
一只只完成“盯梢”
任务的猫会悄然返回,或蹭蹭司通的腿,或用尾巴扫过窗棂,或用特定的叫声,甚至只是留下沾染了目标气味的毛。
司通则凭借其远普通猫的智慧和记忆力,将这些零散的、看似无用的信息——目标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气味特征),停留了多久,交谈时情绪是否激动(叫声语调)——进行汇总、梳理。
它无法直接告诉李世民“突厥使者执失思力昨夜在平康坊‘醉仙楼’密会了东宫旧将某某,交谈激烈”
,但它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
一日深夜,李世民在御书房中对着北境地图和斥候传回的零星情报苦思冥想,试图拼凑出突厥内部的动向和可能的突破口。
司通悄无声息地跃上书案。
在李世民惊讶的目光中,它叼起一支朱笔(当然,它咬的是笔杆末端),拖到地图上标注着“鸿胪客馆”
的位置,用力地、反复地涂抹,留下一个刺目的红色印记。
然后又跳到标注着“平康坊”
的区域,同样用力涂抹。
最后,它叼起笔,在地图上从鸿胪客馆到平康坊之间,歪歪扭扭地“画”
了一条线,然后抬起头,金色的瞳孔紧紧盯着李世民。
李世民起初不解,但当他联想到近日猫群异常活跃的汇报(有宦官报告说宫内野猫似乎特别关注鸿胪寺方向,夜间平康坊屋顶猫影幢幢),再结合司通这极具指向性的“涂鸦”
,一个念头豁然开朗!
“你是说……突厥使者,频繁往来于馆驿与平康坊之间?他们在那里……有秘密据点?或者……在密会什么人?!”
李世民眼中精光爆射!
“来人!”
李世民立刻下令,“给朕盯死鸿胪客馆!
尤其是那个执失思力!
还有平康坊北里所有胡人开设的酒楼妓馆!
特别是‘醉仙楼’!
给朕查!
查清楚他们接触了什么人!
说了什么话!
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皇城司的密探和百骑司的精锐立刻被调动起来,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按照皇帝提供的、近乎“神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