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急切和依赖。
徐福(于吉)脸上浮现出高深莫测的笑意,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非金非木的黑色小匣,打开。
匣内并非丹药,而是几块形状奇特、散着柔和温润光泽的乳白色石头。
“此乃东海深处‘定魂玉’。”
徐福的声音带着一种催眠般的魔力,“非是服食,而是置于枕下。
其性温润,可安神定魄,梳理杂念,助人主于纷繁国事中守住灵台一点清明,不为外魔所侵。
此为‘长生术’之基——心若磐石,神自久安。”
他将一枚“定魂玉”
轻轻推向孙权。
那玉石触手温润,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舒适的暖流顺着手臂蔓延,孙权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竟真的感到一丝奇异的舒缓!
“然,”
徐福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心魔易除,外劫难消。
江东根基,在于人。
连年战火,孤儿弃子流离失所,啼饥号寒,此等悲戾之气上冲霄汉,亦是乱世之因,人主之劫。
昔年徐福东渡,携童男童女,非为献祭,实为求‘净’。
净其悲苦之忆,予其新生之机,亦是涤荡一方戾气,为帝王积无量阴德,稳固社稷根基。”
他站起身,对着孙权,郑重地深施一礼:“福不才,愿效仿先贤,请少主赐我楼船数艘,童男童女三千。
福将携此纯净之灵,远赴东海仙山,寻那‘净心’福地,建一方无忧乐土。
一则,解此辈苦难,化江东戾气,为少主祈福消灾;二则,若寻得真正长生仙缘,福必星夜兼程,回禀少主,以全人主万世之基!
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一番话语,层层递进,将“长生”
的虚妄诉求,巧妙地转化为“心安”
、“消灾”
、“积德”
、“稳固根基”
这些更实际、更能打动年轻主君心理的命题。
尤其是“化解戾气”
、“稳固根基”
之说,正中孙权下怀!
孙权看着眼前这位气质沉凝、言之凿凿的“徐福”
,又感受着手中“定魂玉”
带来的奇异安宁感,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被指引的依赖感。
兄长的阴影,似乎都在这位“高人”
的言语中淡去了一些。
“先生真乃国士!”
孙权起身,郑重回礼,“一切,皆依先生所言!
所需船只、人手、物资,权即刻下令筹措!
那三千童男女,也请先生亲自挑选,务必是……无依无靠、身世清白者。”
他特意强调了“无依无靠”
,显然默许了徐福从流民孤儿中挑选。
徐福(于吉)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得意光芒:“少主仁德,必得上天庇佑。”
数月后,长江入海口。
数艘坚固的楼船已整装待。
最大的一艘主舰船楼上,徐福(于吉)一身崭新的玄色深衣,迎风而立,衣袂飘飘,真有几分方外高人的气象。
司通蹲在他脚边,金色的瞳孔俯瞰着下方。
甲板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孩子。
大的不过十二三岁,小的只有五六岁。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空洞,带着战乱和失去亲人的麻木与惊惶。
这些都是徐福以“送往仙山享福”
为名,从江东各地流民和孤儿院中“挑选”
来的。
岸边,稀稀拉拉地站着一些被允许送行的亲属或官府小吏,脸上神情各异,有麻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