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秋景,吩咐道:“秋景,全军军械的标准化推广就交给你负责。不仅是马车,刀剑、弓箭、铠甲这些装备,都要逐步制定统一标准,以后军械生产、调配、维修都按标准来,避免出现部件不通用、维修难的问题。”
秋景此前一直走神,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不远处与工匠交流的徐悠,根本没听清谭威前面说的话。
此刻突然被点名,他猛地回过神,脸颊瞬间涨得通红,慌忙躬身应道:“属下…… 属下明白!”
谭威看出秋景方才走神,却并未责怪,只是耐心地为他讲解 “外包” 的概念:“你别紧张,我先跟你说说什么是外包。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不擅长或者没必要亲自做的工作,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比如造马车,我们的核心优势是掌握关键工艺和检测标准,而非制作每一个简单部件,把这些简单部件外包给其他作坊,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做好核心环节。这样做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通过掌控核心部件保持技术优势,更能实现流水线作业 , 有人专门生产车厢,有人专门做车轮,最后集中组装,效率能比现在提高数倍。”
秋景一边听一边点头,脸上的红晕渐渐褪去,心中暗自记下 “外包”“标准化” 这些新概念,越听越觉得谭威的想法精妙,原本对军械管理的迷茫也渐渐消散。
张隆站在一旁,听着谭威的讲解,心中却暗自盘算:推行标准化生产固然能提高产能,但自己家族世代以精湛工艺闻名,若是标准化马车不标注张家印章,既能避免因批量生产导致工艺细节简化而影响家族声誉,也能符合谭威的标准化要求,算是个两全之策。
谭威并未察觉两人的心思,仍在细细讲解标准化与外包的好处,谭威的讲解通俗易懂,结合马车生产的实际案例,让秋景很快便理解了 “外包” 的核心 , 通过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同时掌控核心环节保障质量。
为了让秋景更直观地理解,谭威举例道:“你可知为何秦军能横扫六国、战力强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秦军的兵器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无论是箭头、戈刃,还是弩机部件,尺寸、工艺都高度统一,即便在战场上损坏,也能快速更换部件,不影响作战。咱们圭圣军要想提升战力,器具标准化必须落实到位 , 就像马车的车轴,不管是哪个作坊生产的,只要是同一型号,就能随意互换,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维修与调配效率。”
怕秋景仍有疑惑,谭威又以军中已有的装备进一步阐释:“咱们现在用的特制弩,弩臂、弩弦、箭矢的尺寸都是统一标准,哪怕是从不同批次生产的弩中随意挑选部件,都能组装成完整的弩,还有谭式钢刀,刀身的长度、宽度,刀柄的粗细,甚至刀鞘的规格,都有明确要求,确保每一把刀都能适配任意一个刀鞘。这就是标准化的好处,既能保证装备质量统一,又能极大降低后勤压力。”
秋景认真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心中的迷茫彻底消散,对标准化的重要性有了清晰认知。
但他也意识到推行过程中的难点,如实说道:“都督,制定各类武器的标准确实必要,可军中武器种类繁多,从刀剑、弓箭到铠甲、投石机,每一种装备的工艺都不同,要制定出精准的标准,工作量极大,仅靠我一人或是现有军需部门的人手,恐怕难以完成。”
思索片刻,秋景忽然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连忙提议:“华龙讲武堂目前只开了两班,学员数量不多,讲武堂的先生们除了授课,日常事务较少,他们大多学识渊博,对各类兵器也有深入研究。不如抽调几位先生来负责制定武器标准,既能发挥他们的专长,也不会影响讲武堂的正常教学,您觉得可行吗?”
谭威听完,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心中暗自思索,秋景虽出身高门,却无丝毫骄躁之气,反而做事踏实
